【摘 要】
:
聚磷菌能与水体中铀酰离子结合生成稳定的磷酸铀酰沉淀,能有效的吸附、降低水体中的铀,具有来源广泛,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廉价、对环境友好的吸附材料。为解决游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磷菌能与水体中铀酰离子结合生成稳定的磷酸铀酰沉淀,能有效的吸附、降低水体中的铀,具有来源广泛,无二次污染等优势,被认为是一种廉价、对环境友好的吸附材料。为解决游离聚磷菌在实际污染环境中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瓶颈,本研究从衡阳某铀矿附近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效聚磷菌,并采用磷基作为“交联剂”,将聚磷菌固定在生物炭上制备成生物炭+聚磷菌复合材料。试验探讨了pH值、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温度和U(Ⅵ)初始浓度对生物炭负载聚磷菌除U(Ⅵ)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磷基生物炭、生物炭负载聚磷菌对U(Ⅵ)的去除效果。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ED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检测表征手段,分析了生物炭负载聚磷菌对U(Ⅵ)的去除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铀矿附近土壤中分离出若干株细菌,以除磷率为实验指标,筛选出的高效除磷菌作为本试验的目标菌株。通过测序显示此菌株16SrDNA片断共1394bp,将获得的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的数据比较,在BLAST中搜索Gen Bank数据库中与该序列相似性高的典型菌株的序列进行DNA序列比对,鉴定结果表明,目标菌属于赖氏菌属。通过BET测试,生物炭、磷基生物炭和生物炭负载聚磷菌三种材料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5.42m2/g、181.55m2/g和1.44m2/g,总孔容分别为0.1793cm3/g、0.2142cm3/g和0.0076cm3/g,平均孔径分别为28.1972nm、4.7145nm、2.2463nm。与前两种材料相比,生物炭负载聚磷菌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和平均孔径都相应地减小。结合SEM测试可知,是由于聚磷菌的负载,占据了生物炭内部大量的微孔。当初始pH值为3.5,温度为30℃,初始U(Ⅵ)浓度为10mg/L,生物炭负载聚磷菌投加量为1g/L时U(Ⅵ)的去除率达99.86%,3h反应趋于平衡,除U(Ⅵ)效果优于未负载聚磷菌的对照组。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模型能更好的描述吸附剂对铀的吸附行为。FTIR分析表明,与U(Ⅵ)作用的基团主要为羟基、羧基、磷酸基等。XPS分析可知,吸附后的铀沉淀既四价铀和六价铀的混合物,即在有氧环境下生物炭负载聚磷菌对水体中的U(Ⅵ)是通过还原和微沉淀两种方式去除的。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新风胶囊对佐剂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肺功能、肺部HRCT及血清serum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喋呤methotrexat
【摘要】近年来,随着飞行人才在航运业发展中的迫切需求,通航飞行训练规模不断扩大。飞行教学和飞行训练在通航飞行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然而,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去年有两起通航飞行事故发生在飞行教学和飞行训练期间。这些事故在提醒我们,飞行教育培训中的安全问题不可忽视!本篇文章主要讲述飞行学员在初学阶段经常发生的错误,并对怎样才能够引导处于初始教学训练的飞行学员进入更加深入的学习进行探索。 【
目的探讨实时BiPlane负荷成像-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二维(2D)切面图像测量二尖瓣狭窄瓣口面积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BiPlane负荷成像-同步采集经胸双平面2D切面检测30例风湿性二尖
【摘要】和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在难度、抽象性以及逻辑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以致部分同学对函数知识产生恐惧感。本文就笔者在日常教学中的几點思考作一下浅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函数 教学思考 举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0-0219-01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函数在中学教学中主要从定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理想的师生关系,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沟通。
农村承包地经营权不仅仅是一种用益物权,还是广大农民生存和发展的财产权利。开展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不仅是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金融制度的改革、创新和完善,
当下,我们的经济已经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突飞猛进,我国教育走向现代化,我们的教育发展方向已经从传统的应试化教育转变为更多的素质化教育,这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进步发展,这是
针对传统眼轴长度测量需要分段检测且测量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大探测范围的扫频光学相干层析系统,实现了对眼轴长度的单次完整测量.提出了自适应峰值点提取与自适
针对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干涉技术,提出一种目标信号相位自校正的方法.首先通过连续采样单色光的干涉图跟踪绝对相位漂移;然后分段线性拟合不同风速下的干涉相位,通过计算两
基于电子给-受单元的有机-无机光致变色杂化材料,由于其可调谐的电子转移、良好的组成和结构依赖性以及潜在的协同效应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然而,提高光致变色材料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