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搜神记》是魏晋时期最优秀的志怪小说,不仅在于其内容包罗万象,更在于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独特地位、作用和影响。《搜神记》包含了众多母题,如乐善好施、男女姻缘等,本文选取了体现梦母题的记梦故事作为研究对象。据统计,《搜神记》中的记梦故事共有43篇,大约占全书篇目的十分之一,但是其在文学史上发挥的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分析故事文本,从叙事学的角度探讨梦的叙事艺术及其对后世文学诸如唐传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章回小说等的深远影响。本文由引言、论文主体、余论、结论四部分组成。引言主要介绍了《搜神记》的成书和流传情况、文学史上人们对小说的态度变化,以及学术界对《搜神记》梦母题的研究现状。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文化层面探讨梦的成因;分析《搜神记》记梦故事中的梦象、梦象属性以及梦在故事叙述中的作用;将梦母题简单划分为占梦、男女因缘、因果报应、鬼魂四类。第二章主要通过分析故事文本中的梦象,从政治、婚姻、死亡三方面来阐述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梦与政治:梦常被政治家作为达成政治野心和招纳人才的手段;梦与婚姻:世人通过梦来宣泄对婚姻的不满,亡者也把梦和冥婚或阴婚联系起来,都表达了他们对美满婚姻的渴望;梦与死亡:梦能预知人的死亡,古人也时常将某些不能解释的死亡原因归咎于鬼神,反映了古人浓厚的鬼神观念。第三章主要是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从叙事、结构、叙事视角三方面观察梦在记梦故事中的的作用。在叙事方面,梦主要发挥了预示未来和通讯的作用,并通过梦的预示功能完成预叙;在结构方面,梦在框架结构和穿针引线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叙事视角方面,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的综合运用,不但体现了志怪小说发展初期特有的史书特点,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第四章主要从题材、篇幅、文辞、内容、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方式等方面,通过对比来谈《搜神记》中的记梦故事对后世文学,特别是唐传奇的影响。余论简略梳理了宋前梦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流变过程,以期对梦文学的演变作出宏观上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