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语言资源包括通用语(普通话)资源、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汉语方言资源。语言是一种社会资源、民族资源和国家资源,也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全球性语言文化多样性危机的状况下,为了抢救、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国家语言资源,就必须对语言资源进行监测。语言资源监测就是通过实地调查和技术分析手段,对语言资源的生态状况、语言资源的增损变化和开发利用状况进行经常的或周期性的普查、测定和评估。语言资源监测是语言应用研究的新领域,它涉及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建立语言监测指标体系,是语言资源监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本文总体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如下:首先,对国内外尤其是国外的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充分的梳理和评析,在充分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吸收语言生态评估指标、语言活力评估指标以及资源评估的理论精髓与成功实践经验,建立了一个分层次的、有结构的要素和指标体系,它涵盖语言生态要素、语言活力要素、语言本体、语言产品等衍生资源要素诸多方面。这个体系包括12个要素指标、33个二级具体监测指标,综合运用德菲尔法和权值因子判断表调查法,确定指标的权重关系。这个指标体系可以用于国内的语言资源监测。其次,研究上述语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对汉语方言资源的适应选择问题。本文以岭南方言资源的基本状况为视角,通过对语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调整,构建了一个适于岭南汉语方言资源监测的指标系统,包括10个要素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同时,为了实现监测体系对方言资源的评估功能,进一步对二级指标内容进行适应分级具体描述,并拟订了一个方言资源状况的定量评估的等级框架,使得方言资源监测指标能够真正运用于实际,并为监测系统的数字化打下基础。最后,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贺州市的4种汉语方言为例,对岭南汉语方言资源监测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问题进行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