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农药残留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农药。例如大量使用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防治稻飞虱等害虫,其在食品、农产品中的残留对消费者存在潜在健康危害;同样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的三唑磷农药对哺乳动物也具有毒性,影响中枢神经功能,已禁止在蔬菜上使用。因此建立可现场快速检测此2种农药残留的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具有意义。抗体、抗原的特异性识别结合的特性,使免疫检测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以其快速、简便的特点成为应用最广的检测方法技术。本研究研发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实现了对农药吡虫啉、三唑磷残留的快速检测。其中基于MRL值的多检测线三唑磷试纸条,可以准确判定食品的安全性,提升了传统胶体金免疫检测技术,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合成羧基化吡虫啉制备半抗原,使之与载体蛋白偶联获得人工抗原,免疫BALC/c小鼠后取脾脏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制备吡虫啉单克隆抗体,利用胶体金标记吡虫啉单克隆抗体制备吡虫啉金标试纸条,利用已有的三唑磷单克隆抗体,制备基于三唑磷MRL值的多检测线金标试纸条。(1)吡虫啉抗原合成与改造:将吡虫啉C9H10ClN5O2中的-C1被β-巯基丙酸取代,得到了羧基化的吡虫啉半抗原(QCP),用活性酯法分别与载体蛋白BSA和OVA偶联得到人工抗原(QCP-BSA)和包被原(QCP-OV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和基质辅助飞行时间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人工抗原和包被原中半抗原与载体蛋白的偶联比分别为13:1(QCP-BSA)和19:1(QCP-OVA)。(2)吡虫啉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用人工免疫原5次免疫BALA/c小鼠后,小鼠血清效价均达到1:1×104倍以上,其中编号为2B号小鼠效价达到1:2×105倍,且对吡虫啉的抑制率(IC50)为80 ng/mL,取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亚克隆筛选到一株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6G11,对吡虫啉的抑制率(IC5s0)为10 ng/mL,扩大培养后纯化得到吡虫啉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2a型。(3)吡虫啉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研发:用胶体金标记吡虫啉单克隆抗体,制备吡虫啉金标试纸条,优化试纸条条件,试纸条对吡虫啉的最低检出限为0.05μg/mL,特异性较好,与噻虫嗪,噻虫啉和啶虫脒没有交叉反应。用大米作为样品进行添加回收,添加回收率在89-102%,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在6.4-13.4%之间,基质10X稀释后用于试纸条检测,检测结果与GC法验证结果一致。(4)基于三唑磷MRL值的多检测线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研发:用已有的三唑磷单克隆抗体制备两种基于MRL值、多检测线三唑磷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试纸条具有三条针对农药不同浓度反应的检测线,与三唑磷MRL值一一对应,能够准确的判定样品是否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并扩大了应用范围与定量区间,简化了前处理过程,试纸条最低检出限为0.005 μg/mL。(5)基于三唑磷MRL值的多检测线胶体金免疫试纸条的检测验证:对大米,甘蓝和苹果进行样品添加回收实验,配合不同的样品前处理方法(10X稀释或溶剂替换),分别用试纸条I和试纸条II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GC方法进行验证结果一致,多种样品前处理方法有效降低样品基质干扰,可以准确判定三唑磷是否超标,及其浓度范围。用大米作为样品进行添加回收,添加回收率在86.5-98%,相对标准偏差RSD范围在为1.7-3.2%之间,基质10X稀释后用于试纸条检测,检测结果与GC法验证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