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采用带骨间前动脉背侧支血管蒂的头状骨移位术与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瓣植入术联合治疗月骨晚期缺血性坏死,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瓣植入替代单纯的游离植骨,使植骨后的愈合进程不再是缓慢的爬行替代,而成为血运良好的两骨瓣间的直接愈合,从而加快骨的愈合进程,为患腕早期进行功能练习创造条件,避免游离植骨造成的异位骨化和长期的关节固定导致的关节僵直,达到重建血运并恢复腕关节正常结构,改善腕关节功能的目的。
研究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头状骨带蒂移位+血管蒂桡骨瓣植入术和头状骨带蒂移位+单纯的游离植骨术进行治疗,治疗组用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瓣植入替代单纯的游离植骨,对比患腕功能的治疗效果,以期对两种术式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按x线lichtman分期标准进行判断、分期。严格筛选我院1996年10月~2005年1月期间月骨无菌坏死Ⅲ、Ⅳ期病例63例,随机分为头状骨带蒂移位+血管蒂桡骨瓣植入术组(治疗组)32例和头状骨带蒂移位+单纯的游离植骨术组(对照组)31例。对照组(带蒂头状骨移位、游离植骨):ⅢA期5例,其中男4例,女1例,20岁~35岁3例,36岁~50岁1例,51岁~65岁1例;ⅢB期9例,其中男7例,女2例,20岁~35岁5例,36岁~50岁3例,51岁~65岁1例;Ⅳ期17例,其中男14例,女3例,20岁~35岁11例,36岁~50岁4例,51岁~65岁2例。治疗组(头状骨带蒂移位+血管蒂桡骨瓣植入)32例:ⅢA期5例,其中男4例,女1例,20岁~35岁3例,36岁~50岁1例,51岁~65岁1例;ⅢB期9例,其中男7例,女2例,20岁~35岁5例,36岁~50岁3例,51岁~65岁1例;Ⅳ期18例,其中男15例,女3例,20岁~35岁11例,36岁~50岁5例,51岁~65岁2例。两组患者治疗前病程分期的分布、年龄段的分布、性别分布等各项指标经统计学检验,无差异性(p>0.05)。两组均行坏死月骨摘除,将头状骨附带骨间前动脉背侧支血管蒂进行移位,重建桡头关节,对照组用游离植骨填充头状骨移位后的空隙,治疗组则以桡动脉茎突返支为蒂的桡骨瓣植入填塞头状骨移位后的空隙替代游离植骨。术后3周第一次复查X线片,之后每周复查一次。观察、比较并记录X线片动态愈合进程。
研究结果:术后随访16-48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后3个月腕关节活动明显改善,X线片示桡骨远端与头状骨关系正常,植入的桡骨瓣骨性愈合。终末随访,按周连圻制定的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对照组(带蒂头状骨移位、游离植骨):24例腕痛完全消失,1例明显缓解。活动范围达健侧的75%,握力平均达健侧的80%。优良率80.5%;治疗组(头状骨带蒂移位+血管蒂桡骨瓣植入)28例腕痛完全消失,2例明显缓解,活动范围达健侧的75%,握力平均达健侧的80%。优良率91.3%;结果应用SPSS10.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1.头状骨带蒂移位替代月骨坏死术有其解剖学基础,符合生物力学原理,保证了腕关节的稳定和功能,有利于腕关节的应力传导,是治疗晚期月骨坏死的有效方法。
2.头状骨基底部血运供应较差,头状骨移位后进一步削弱了它和移位部分的血液供应,带血管蒂的骨瓣植入使其愈合进程不再是缓慢的爬行替代,而是骨瓣之间的直接愈合,加快了愈合进程。
3.缩短了患腕的固定时间,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及头状骨的头部与桡骨远端进行适应性的模造、嵌合。
4.避免了头状骨移位后断端间的游离植骨造成的关节僵直和异位骨化,显著提高了疗效,是治疗月骨无菌坏死Ⅲ、Ⅳ期病例的较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