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任务多目标算法的电力系统发电优化调度研究

来源 :深圳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ia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的发电调度是电力系统生产与实时运行的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电力系统中,如何保障大规模的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同时又可以高效经济地运行是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必须通过合适的优化方法对其进行合理配置。首先本文介绍了传统的电力系统多目标的发电调度模型。在电力系统发电调度模型中,一味追求单方面的能源损耗最低或者排放量的最低已经不再是目前应有的准则了,在现阶段的规划计算模型中,应该需要全面地考虑其他的并行运行指标,例如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排放指标,经济效益,电压偏差,电压的稳定性等等因素。本文具体阐述了电力系统的有功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及无功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具体构建方式,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探索和应用。具体而言,有功功率调度模型包括三个目标:最小化发电成本、有害排放和功率损耗,以及实际操作和安全要求,如功率平衡约束、母线电压约束、线路安全约束和旋转备用约束。无功功率调度是在满足发电约束、母线电压约束、输电安全约束、潮流平衡约束、变压器约束和无功功率电源限制约束的基础上,提高电压的稳定性以及最小化功率损耗和电压偏差。其次,本文采用了多任务多目标优化算法求解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和无功调度模型。该算法允许通过选型交配和纵向文化传播在不同的优化任务之间进行隐式知识传递,从而加速算法收敛。本文详细介绍了多任务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具体原理和实现方法,并使用了电力系统的标准IEEE-30和IEEE-118测试系统对算法进行全面测试。与现有电力调度进化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评价指标、求解质量和计算效率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此外,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隐式并行计算机制的多任务多目标优化算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作为未来涉及不同市场主体的大规模智能电网应用的云计算求解器或平台。
其他文献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其中人大闭会履职是其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在人大闭会期间,人大代表立足于民众需求反映沟通民意,需要政府及时回应并解决,因此有效的政府回应是更好地发挥人大制度的作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可靠保证。那么,人大闭会履职的政府回应现状是怎样的?包括哪些过程?影响回应的深层次因素是什么?有哪些回应类型与表现?以人大监督权力理论和马克斯·韦伯(M
城中村社区是我国城市治理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特殊治理空间,政府通过调整制度、政策和治理行动等,可以使其适应并且推动城市社会治理的发展和变化。深圳城市发展迄今已经走过40年历程,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的变化,城中村社区治理在制度模式、治理工具模式和行动模式等方面也几经变化。论文借助整体性治理理论,结合深圳城中村社区治理的特征,构建了包含制度、工具、行动三个维度的综合分析框架,通过收集与梳理文献资料,运用比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已成为提升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将深圳设立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对深圳的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基于此,以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政府作用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政府行为影响下区域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作用机理的理论分析框
住房问题日益成为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改革开放的40年间,伴随我国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压力愈加突出。为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切身利益,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得到了国家的持续大力支持。但保障性住房功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政策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然而我国各地在现阶段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类似于粗放式建设、供需不平衡、保障
科技竞争是当今世界国家竞争及区域竞争的重要领域,深圳是中国最早的创新型试点城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卓有成效,早在2006年深圳就提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深圳市政府通过怎样的科技创新政策推动科技创新活动?效果如何?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因此本文从科技创新政策入手,对深圳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和政策效果进行研究。本文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深圳科技创新委员会、深圳发展改革
一项好的公共政策在其制定阶段应当遵循何种伦理原则?这是本文重点探讨的核心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展开了诸多有益的讨论,然而结合公共政策失灵这一公共政策实践领域的常见现象来对公共政策制定的伦理基础展开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同时也少有学者意识到了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社会秩序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指导意义。为了使人们对公共政策制定应当具备的伦理基础有一个更为深刻和理性的认识,本文借助哈耶克自生自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款可穿戴式康复机器人,在康复医疗中扮演着重要地位。感知系统是机器人控制的前提,但其普遍存在检测设备昂贵、检测地点固定、绝大多数为离线识别、无图形化监测界面,且未对穿戴者进行健康监测的缺点,对运动状态的识别仅局限于识别步态的两相或四相,识别正确率也受个体间差异的影响。为此,论文设计了一款适用于下肢康复运动辅助外骨骼机器人的人机信息监测系统,可通过图形化的界面实时监测数据的变化,
随着全球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化石能源的消耗越来越大,空气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开始凸显。于是,越来越多的可再生能源开始被关注。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沼气、储能电容等。在电网中,为了降低对大电网的电能质量的影响,各种分布式能源往往不能直接地接入到大电网中,而为了更好地利用各种分布式能源,很多学者提出了微电网的概念,并大量推广。基于目前大量关于微电网的研究都是交流微电网,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移动设备的
我国有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群。康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有望为解决失能辅助、康复问题提供技术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步态康复领域。步态规划是设计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规划大多采用提前设计的固定的步态模式。其局限性在于难以适应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不同穿戴者的步态差异。因此,个性化的步态模式规划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应用于步态康复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本
伴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改造建设的发展,一种新型社区——“村改居”社区逐渐发展起来。本文的“村改居”是指村民身份的转变,由村民转变为居民,由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业户口。“村改居”社区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村改居”社区老年人既存在农村老年人和城市老年人的困境,又存在失地、社会保障、养老需求特殊化等问题。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长,“村改居”社区数量不断增多,“村改居”社区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