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与传统柔性拖缆内窥镜相比,无线胶囊内窥镜检查安全、舒适、无创伤,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方面优势明显。然而,现有胶囊内窥镜缺乏主动行走和姿态控制功能,仅能依靠胃肠道蠕动或重力被动运动,其诊断效果在小肠内较好,但在胃、结肠等三维宽裕环境则存在漏检率较高的问题。此外,被动式胶囊也无法实现未来的药物输送、活检和微创手术等扩展功能。因此,通过姿态的主动控制将胶囊内窥镜的诊疗范围扩展到胃、结肠等三维宽裕环境已成当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欠驱动胶囊机器人多模态转换机理与万向磁场正交变换控制策略》(编号:61773084); 国家基金项目《空间万向均匀旋转磁矢量的反相位信号叠加控制原理》(编号:5127701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传统柔性拖缆内窥镜相比,无线胶囊内窥镜检查安全、舒适、无创伤,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方面优势明显。然而,现有胶囊内窥镜缺乏主动行走和姿态控制功能,仅能依靠胃肠道蠕动或重力被动运动,其诊断效果在小肠内较好,但在胃、结肠等三维宽裕环境则存在漏检率较高的问题。此外,被动式胶囊也无法实现未来的药物输送、活检和微创手术等扩展功能。因此,通过姿态的主动控制将胶囊内窥镜的诊疗范围扩展到胃、结肠等三维宽裕环境已成当务之急。为此,本文开展了新型磁控主动胶囊的结构设计、动力学建模、姿态动力学特性分析以及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为实现胶囊的主动运动与姿态控制,提出一种由空间万向均匀旋转磁场驱动的双自旋球形胶囊机器人,并提出了空间万向均匀旋转磁场的正交变换控制方法。该主动胶囊的结构特点是旋转的上半球和消旋的下半球构成了一个双自旋体,并具备良好的定向能力和调姿能力。双自旋胶囊以内嵌径向磁化永磁体和空间万向均匀旋转磁场的耦合磁力矩为媒介,通过控制旋转磁场方位可实现胶囊姿态与位置的有效控制,并能解决胶囊定点调姿和滚动行走相互分离和转换的难题。为实现空间万向均匀旋转磁场方位控制变量的降维解耦与胶囊姿态的灵活控制,依据正交变换原理推得以侧摆角和俯仰角为独立控制变量的三相电流叠加公式,实现了旋转磁场方位沿侧摆和俯仰方向的独立调整。为实现双自旋胶囊在弯曲肠道内的转弯驱动,建立了肠道暗区质心像素坐标和肠道弯曲方向的对应关系,并提出了基于胶囊单目视觉的转弯驱动策略。通过旋转磁场方位的引导与控制,双自旋胶囊可实现被动模态的定点调姿功能、主动模态的滚动行走功能,以及弯曲肠道内的转弯滚动功能,从而为胃、结肠等三维宽裕环境的遍历检查提供了一个全新可靠的诊疗平台。为实现双自旋球形胶囊机器人的精准磁控,对双自旋胶囊的姿态稳定性和进动性展开了研究。分析了双自旋胶囊的耦合磁力矩、粘弹性摩擦力矩以及重力矩等外部力矩模型,基于欧拉动力学建立了描述双自旋胶囊电-磁-力-液耦合行为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分析得到了双自旋胶囊定点调姿时的三种运动形式,即渐进稳定运动、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基于Floquet理论分别对双自旋胶囊的平衡点稳定性和周期运动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运用区间状态转移矩阵算法得到了系统的平衡点稳定域,运用Hsu方法得到了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域。此外,还研究了双自旋胶囊定点调姿时的进动动力学特性,依次分析了重心偏移量、粘弹性阻尼系数、磁场转速和磁感应强度等参数对系统进动特性的影响。以系统平均方位误差和系统进动幅值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多目标优化,求得了双自旋胶囊的一组优化控制参数。为探究控制参数大范围变化时系统的全局非线性动力学响应规律,运用增量谐波平衡法和龙格库塔法对双自旋胶囊的分岔混沌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求得了双自旋胶囊姿态动力学方程半解析形式的周期解,并运用Floquet理论分析了周期解的稳定性。分别以磁感应强度和磁场转速为分岔控制参数,以分岔图、时域图、相图、Poincare映射图和Lyapunov指数图为分析手段研究系统的全局非线性动力学响应,并最终得到了磁感应强度和磁场转速大范围变化时,系统全局拓扑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系统产生混沌的机制。搭建了空间万向旋转磁场系统实验平台,对双自旋球形胶囊机器人的综合性能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双自旋胶囊能可靠的实现被动模态定点调姿功能、主动模态滚动行走功能,以及主、被动模态的相互转换功能,并具有较好的姿态稳定性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双自旋胶囊定点调姿时,增大粘弹性阻尼系数并减小重心偏移量,有利于减小胶囊极轴与目标方位的偏差,从而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增大磁场转速并减小磁感应强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稳定性并减小胶囊极轴的抖振程度。
其他文献
低气压空心阴极放电系统通常是由空心圆管和阳极构成的一种结构简单的放电系统。特别是电弧放电模式下,其具有更高的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密度,可以在较广的气压和电流范围内稳定运行。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低气压空心阴极电弧(HCA)作为等离子体源被广泛应用于加工制造、真空焊接、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尽管关于低气压空心阴极电弧放电的实验与应用研究较早,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滞后,导致其中仍然存在许多悬而未解
具有闭环反馈结构的递归神经网络能实现优化计算、模式识别和联想记忆等功能,但训练困难,较难收敛。因此,简化训练过程的经典储备池计算系统应运而生,但经典储备池结构复杂,硬件实现难、成本高。而由非线性节点附加延时反馈回路构成的混沌储备池计算系统,是一种基于硬件的机器学习系统,在模式识别、实时时间序列预测等任务中表现优异。此外,由于光子系统的带宽远大于电子系统,所以,利用光子器件设计和实现光电混沌储备池计
快速高效的手性药物筛选技术对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光学手性筛选技术具有通用性、快速高效和非侵入性等优点,但筛选尺寸仅微米级,远大于手性药物分子的尺寸(<10 nm),制约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为实现手性药物分子的光学筛选,本文围绕三个关键问题:手性光学响应的激发、非手性光学力影响过大和手性光场强度不足,结合超表面共振增强技术开展了纳米级(<10 nm)光学手性筛选技术的研究,形成
网络化系统中频繁的信息采集和传输会导致通信带宽和能源的浪费,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控制系统与通信协议的协同设计对高效、公平利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非线性网络化控制系统的通信与控制协同设计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在车联网中的应用问题。主要工作包括如下几方面:(1)研究了基于时变通信时延影响的网络化欧拉-拉格朗日系统的分布式聚合博弈控制问题。首先,分别考虑了通信具有“小”时延和“大”时延的一组网
在网络化控制系统中,多个控制器或传感器节点通过共享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由于网络的引入,各节点需要媒介接入控制协议调度以接入网络;另外,在通信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数据丢包、传输延时等现象。上述通信系统的因素都会影响控制系统的性能。另一方面,不同的控制系统对网络通信能力的要求存在差异,并且控制系统数据传输量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性能。因此,网络化控制系统中的控制部分和通信部分相互耦合,为了保证网络化控制
基于微纳加工工艺的半导体传感器因其具备微型化、集成化、可大规模批量化生产的潜力,非常符合当今市场对传感器发展方向的需求。其中,氮化镓(GaN)体系材料具备很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介电常数、高电子饱和速度等优点,在半导体传感器领域具有很好的材料优势。近年来,基于GaN体系材料的AlGaN/GaN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结构在传感器领域的应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围
碳纳米线圈(carbon nanocoil,CNC)作为一种新颖的三维螺旋纳米材料拥有独特的结构优势及广泛的应用前景。截止目前,人们已经在CNC制备方面取得一定进步,但仍存在合成过程中副产物较多这一难题。此外,目前几乎所有针对其生长机理的研究都是围绕单一催化剂颗粒展开的,忽略了催化剂聚集状态对CNC生长的影响,同时Fe/Sn催化剂各组分作用机理也有待进一步揭示。基于上述问题,开发高纯度CNC的制备
粘性摩擦阻力是运载工具的重要阻力来源之一,降低摩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壁面切应力分布决定了摩阻的大小,它的测量一直是实验流体力学研究的一个难点。现有的技术难以形成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易于运载工具使用的测量工具。针对现有测量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层“三明治”热膜传感器的免标定壁面切应力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两个相同大小的金属镍膜形成双层热膜结构。通过开尔文恒温电桥精确设定两个金属膜在相同的
随着健康医疗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可穿戴式传感器等智能终端逐步普及,对光学传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实时无创的基础上提高传感器灵敏度、实现光学器件高度集成成为光学传感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近年来,研究者针对以上问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了提高灵敏度,研究者基于超材料、二维材料等结合多种光学原理发展了多种光学生物传感器,但灵敏度仍未能满足需求;为了提高集成能力,研究者致力于设计可调谐光学生物传感器和正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柔性电子器件朝着高性能、多功能化等方向发展,被广泛的应用在机器人、可穿戴电子设备和人机交互等领域,为人类生活的多个方面带来了巨大变化。常规柔性电子器件通过采用导电有机分子/聚合物材料和无机金属材料的微结构设计实现。随着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常规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等已有很大的提升,但几个关键问题仍需解决:(1)通过对基础材料的研究进一步增强柔性器件的功能特性;(2)解决柔性电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