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营养因子、中药潜在危害物质与重金属的免疫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dess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也越来越高,对饮食的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本论文以抗营养因子、中药潜在有害物质和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制备了针对大豆胰蛋酶抑制因子、噁唑烷硫酮、秋水仙碱、乌头碱、松香酸、马兜铃酸、铅离子和汞离子的单克隆抗体,并基于这些抗体建立了相应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1、抗营养因子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1)通过免疫小鼠,细胞融合,得到了可同时识别BBI和KTI的配对抗体3E9和2F12,在双抗夹心ELISA最佳条件下,该组抗体对BBI和KTI的检测限分别为0.7 ng/mL和2.2 ng/mL,基于该组抗体,分别建立了检测KTI和BBI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对BBI的检测限为10 ng/mL,对KTI的检测限为50 ng/mL,并对豆浆样本进行了检测。(2)设计了噁唑烷硫酮的半抗原,制备了噁唑烷硫酮的单克隆抗体3B4,其亚型为IgG1,亲和力常数为3.78×109L/mol。优化ic-ELISA得到抗体3B4的IC50为541.72ng/mL,检测区间为95.33~3078.24 ng/mL,且与其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建立并优化了用于检测噁唑烷硫酮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在PBS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为6~14μg/mL,在油菜籽样本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是40~100μg/mL。(3)选择秋水仙碱的类似物作为半抗原,并合成包被抗原和免疫原,制备了抗体1E4,其亚型为IgM,优化ic-ELISA得到1E4的IC50和检测区间分别为0.43 ng/mL和0.09~2.16 ng/mL。建立了检测秋水仙碱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定量检测试纸条,在PBS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为0.5~10 ng/mL,回收率为95.3~99.54%;在牛奶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为1~25 ng/mL,回收率为93.56~97.4%;在牛肉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为2.5~50 ng/mL,回收率为84.96~95.8%;在食用百合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为1~25 ng/mL,回收率区间为93.97~102.33%;在黄花菜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为2.5~25 ng/mL,回收率区间为83.51~106.52%。2、中药潜在危害物质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1)设计了乌头碱的半抗原,制备了单克隆抗体5D1,其亚型为IgG1,亲和力常数为1.25×101 0L/mol。优化ic-ELISA得到抗体5D1的IC50是3.45 ng/mL,检测区间是1~11.91 ng/mL,且与其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在川木通和附子理中丸中的回收率区间分别为91.2~106.88%和93.02~103.08%。建立并优化了检测乌头碱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条件:在PBS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为5~10 ng/mL;在川木通样本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是10~25 ng/mL;在附子理中丸样本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是100~250 ng/mL。(2)将蛋白巯基化后再与松香酸的双键偶联,合成包被抗原和免疫原并制备了抗体3H8,其亚型为IgM,亲和力常数为7.93×108L/mol。优化ic-ELISA得到的抗体3H8的IC50是15.17 ng/mL,检测区间为4.23~54.43 ng/mL,且与其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在跌打片中回收率均91.67~101.83%,;在在风湿关节炎片中回收率为92.48~101.14%。建立并优化了检测松香酸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在PBS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是50~500ng/mL,在跌打片和风湿关节炎片中可视化的检测区间均为100~1000 ng/mL。(3)通过合成马兜铃酸的包被原和免疫原,制备了抗体2A8,其亚型为IgG1,亲和力常数为1.96×108L/mol,优化ic-ELISA得到2A8的IC50为4.21 ng/mL,检测区间为0.62~28.66 ng/mL,且与其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在川木通中的回收率为95.48~101.89%。建立并优化了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在PBS中的可视化的检测区间是10~100 ng/mL,在川木通样本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是250~500 ng/mL。3、重金属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1)通过双功能螯合剂ITCBE合成铅离子的包被抗原和免疫原,最终制备得到抗体2C3,其亚型为IgG2a,亲和力常数为2.38×1010 L/mol。优化ic-ELISA得到的IC50为0.51 ng/mL,检测区间为0.15~1.75 ng/mL,且与其它金属离子无交叉,在糙米中的回收率为91.16~104.27%。建立并优化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试纸条,在HBS中可视化的检测区间为5~25 ng/mL;在糙米中的可视化的检测区间是10~50 ng/mL,回收率为93.25~111.24%。(2)通过双功能螯合剂ITCBE合成汞离子的包被抗原和免疫原,最终制备了抗体2C10,其亚型为IgG1,亲和力常数为5.67×109 L/mol。优化ic-ELISA得到的得到的IC50为2.69 ng/mL,检测区间为0.44~16.25 ng/mL,且与其它金属离子无交叉,在牛奶样本的回收率为94.06~101.58%。建立并优化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纸条,在HBS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是10~50 ng/mL,在牛奶样本中的可视化检测区间是20~100 ng/mL。
其他文献
面包的霉变腐败不只会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真菌产生的毒素也会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如何有效控制面包的霉变腐败,延长其货架期已成为阻碍当前我国面包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天然保鲜剂因其没有化学合成保鲜剂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及威胁健康等问题,已成为国内外食品保鲜行业研究的热点。然而,天然保鲜剂存在使用成本高、效率低及作用靶向不明确等问题。精油作为主要的天然植物源保鲜剂,由于香气阈值低,作用时效短
生活污渍以及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危害身体健康,因此研究防污、抗粘附和自清洁材料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受荷叶表面结构与性能的启发,制备出具有低表面能含硅组分以及构造表面粗糙结构的疏水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与二氧化硅(SiO2)都具有典型的Si-O-Si骨架结构,前者POSS顶点硅与有机基团键接后具有较强的设计性,后者SiO2表面含羟
杨梅酒颜色诱人,口感独特,香气丰富,是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杨梅深加工产品。然而杨梅酒不耐贮藏,货架期较短。用现有工艺酿造的杨梅酒产品在常温下贮藏三个月便发生严重的颜色劣变,商品价值大大降低,极大限制了杨梅酒的运输、贮藏与消费。杨梅酒的颜色劣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目前对于杨梅酒颜色劣变原因及控制方法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较少。花色苷是杨梅酒的主要呈色物质,但其降解机理还未完全阐明。为解决上述问
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学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思政教育基本都是在"两课"中完成。因此,教师应该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结合,渗透到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文章探讨"成本会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思路,挖掘该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及改进执行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这是对"课程思政"教学思想的落实与执行,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的有效结合。同时,这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更为培养新时代
黑色素的过量积累会引起果蔬褐变以及人体黑素瘤等皮肤疾病,酪氨酸酶(TYE)是黑色素生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和限速酶,目前常用的TYE抑制剂如曲酸和熊果苷等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筛选高效低毒的新型TYE抑制剂具有重要的价值。芦笋味道鲜美,是一种热量低且营养价值高的蔬菜,其富含的多酚和皂苷等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抑制TYE的潜力。为此,本文以芦笋为原料比较了不同干燥方式对芦笋营养品质及抑制TYE能力的影响;
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吸收器官和免疫器官,与健康息息相关。肠道微生态的稳定,肠道菌群结构的平衡,肠道屏障的完善,肠道免疫细胞的表达,是肠道维持正常运转,应对外界食源性刺激,保护人体健康的关键所在。大量研究表明,肠道功能的紊乱会引发多种疾病,而多种疾病的发生也会导致肠道功能的紊乱,两者互为因果关系。乳酸菌细菌素可以抑制致病菌侵入人体,并对同源相近的菌株在肠道内产生竞争性抑制,但口服产细菌素乳酸菌具体
热加工食品中美拉德反应危害物(Maillard reaction harmful products,MRHPs)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马铃薯制品是一类消费量大、消费受众广的典型MRHPs高暴露食品。近年来,马铃薯制品对健康的影响受到诸多关注,但仅从反式脂肪酸、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值等因素无法充分解释不同加工方式的马铃薯制品之间对健康影响的差异。考虑到不同方式加工的马铃薯制品中MRHPs含量有显著
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打开了移动网络的新时代。当前的智能电子产品拥有着更强的数据传输能力、更快的传输速度和计算速度,这会成倍的增加芯片的功耗,致使核心处理器的热生产率显著提高。同时,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却越来越小,因此,它们的内部结构更复杂、整体机构的密封性更高。在紧凑、封闭、狭小的空间中,电子器件的快速散热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新型高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正成为全球电子绝缘领域的研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主要特点是肠黏膜炎症,临床反应严重且复发频繁。但长期使用传统药物(布尼奈德、5-氨基水杨酸和氢化可的松)可能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高血压等副作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新的治疗方法如单克隆抗TNF-α、益生菌、益生元、不饱和脂肪酸等代替传统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干扰宿主免疫反应。尽管益生菌调节肠道屏障、缓解结肠炎的作用已被大量研究证实,但是关于益
肥胖症是指机体受多因素影响而导致的脂肪过度堆积或异常分布的一种慢性代谢型疾病。众所周知,肥胖率近年来迅速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超重和肥胖在过去40年里持续增长,并造成了严重的健康后果。排除病理因素,能量代谢紊乱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长期高能量食物摄入和低能量消耗会导致脂肪堆积和白色脂肪组织增生,并且会引起肠道菌群的改变。已有研究表明,补充益生菌可以作为重塑肠道菌群的手段修复肠道菌群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