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性同体”这一术语由来已久,它源于希腊神话,并在众多领域有所体现。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曾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创作中运用这一思想。然而,第一次正式将这一概念引入文学批评领域的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及文学评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她在1928年发表的《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明确地提出了“双性同体”的概念。该理论认为,人的大脑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的性格特征,“双性同体”既是两性关系的理想状态,也是作家创作的最佳状态。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伍尔夫“双性同体”思想的形成与她的家庭环境、布鲁姆斯伯里团体及当时的女权运动都有很大的关系。伍尔夫父母彼此间的亲密关系深刻地影响了她女性主义思想中关于两性关系的思考;布鲁姆斯伯里团体自由的氛围让伍尔夫得以从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的自我蔑视中解放出来,并帮助她在男权话语霸权的压制下确立了女性作家的信心;近代女权运动的一些过激行为让伍尔夫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了单一性别牢笼的局限,从而促使她寻求男女两性的共同解放。另外,伍尔夫不仅提倡“双性同体”的创作思想,而且还把这一思想融入到了文学创作中,写出了素有“变性狂想曲”之誉的长篇小说《奥兰多》。主人公奥兰多曾被很多评论家认为是伍尔夫所创作的最夸张最理想的“双性同体”人物。然而,在现实中,没有人能像奥兰多一样生活了近400年,并且在经过没有丝毫疼痛的变性后取得了文学创作的巨大成功。因而,读者不禁要问:“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作为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本文认为,若不考虑现实语境,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可谓是相当完美,但一旦放入以父权制为中心的现实当中,该思想就好像一个空中楼阁,在近期将很难实现,因为它的实现要以打破二元对立的父权制为前提。然而,如同共产主义信念一样,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将战胜性别不平等,最终建立一个男女两性和谐共处的美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