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视角下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ib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简称TFP)已成为当今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经济增长已经逐渐由粗放性型的增长方式逐渐转变为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为核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中国不同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随着国家对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环境改善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仍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束缚。西南边境地区集边境地区、民族地区、贫穷地区于一体,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对落后,研究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发展,关系到边境地区民生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关系到国家对西南地区经济扶持政策的有效执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希望在此背景下,通过实证研究试图探索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增长的源泉以及收入差距对西南边境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判断西南边境地区的经济是依赖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长还是富有效率的集约型增长,进而为未来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增长路径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贡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文尝试将收入差距作为非期望产出纳入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模型,估算和分析中国比较落后的西南边境地区考虑收入差距的全要素生产率,运用DEA模型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法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测算西南地区11个边境州(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第二,通过将考虑收入差距的全要素生产率与传统不考虑收入差距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发现,考虑收入差距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即不考虑收入差距大大高估了西南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这也反映出目前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增长的公平性很差,虽然整体的GDP增长速度较快,但却使得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要实现城乡经济协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对收入差距约束下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检验时,选取了城镇化率、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以及城乡收入差距这几个主要因素作为影响因子进行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化率与TFP的增长呈负相关关系,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与TFP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  本研究为定量的分析包容性视角下西南边境民族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分析框架,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评估我国西南边境民族经济增长的情况,促进我国西南边境民族地区经济高效、快速和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东道国经济的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同时,其对环境的负
目前,我们能够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看出来,全球化时代可以给经济带来更加快速的增长,也可以使经济更加迅猛的下跌。自美国2007年8月始发的次贷危机狂卷日本和欧盟等世界最主要的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协调发展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要求。区域协调发展强调区域产业结构、城乡结构、技术设施以及资源利用与环境保
虚拟货币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的功能,是一种处于萌芽阶段的、比电子货币更进一步的新货币形态。虚拟货币不仅能购买虚拟商品,也能购买服装、相机等真实商品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在中国与各经济体加强区域合作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经贸活动是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目前,在“走出去”和“一带一路”的引导下,中国对外贸易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