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7年,我国确定了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实行从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向现收现付制和个人积累制相结合的混合制转变。社会统筹部分采用现收现付制并根据缴费年限决定领取比例,为职工退休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实现社会公平,个人账户部分拥有完全可继承性,个人账户养老金完全积累用于补充社会统筹部分。然而根据2012年12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如果只考虑征缴收入(不含财政补贴),至2011年底,全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额度为2.5万亿,但是个人账户实际金额只有2703亿元,空账金额突破了2.2万亿元。预计到2030年前后,我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如果不能够尽快有效解决养老金的亏空问题,在老龄化高潮到来之际,我国养老金将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在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背景下,如何解决养老金缺口这一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强烈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养老金运行现状的分析,对现阶段及预期养老金缺口金额进行测算,提出通过提高退休年龄、加大财政投入、划拨国有资产充实养老金账户、加强基金监管力度及开征社会保障税等多渠道方式用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同时提出要在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层面入手,逐步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理论研究基础及研究方法;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本文中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三章:介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进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运行现状,并引出基金缺口的成因与基金缺口的测算。第四章:主要介绍了OECD国家养老金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以及分析其改革经验给我国养老金改革提供的借鉴之处。第五章:本节主要论述了解决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一般思路,并建议把延迟退休政策作为当下解决我国养老金缺口的核心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