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务员培训大规模开展,培训质量越来越成为政府和社会的热点话题,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工作是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要一环,相关法律、条例、规章制度对培训质量评估工作都做了明文要求,可以说,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法律强制性。从理论角度来看,国外的公务员制度起源早,对公务员培训、培训评估的相关理论也研究得早,已经非常成熟,但国内关于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的研究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务员培训大规模开展,培训质量越来越成为政府和社会的热点话题,培训质量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工作是公务员培训工作的重要一环,相关法律、条例、规章制度对培训质量评估工作都做了明文要求,可以说,培训质量评估工作具有一定的法律强制性。从理论角度来看,国外的公务员制度起源早,对公务员培训、培训评估的相关理论也研究得早,已经非常成熟,但国内关于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该方面研究较少。从执行层面来看,还存在对评估工作不够重视、评估内容不完整、评估方式方法较为简单、评估结果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等问题,导致评估流于形式,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尝试围绕“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这一主要问题,以S市为研究样本,设计了访谈提纲和调查问卷开展了深入的实地考察研究,结合文献研究,梳理公务员培训质量评估现状,以质量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导向,剖析问题原因,探求改善对策建议,并试图构建相关评估指标体系。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生态、修复网络生态”,这为我国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微博作为我国常用的网络社交平台,它的方便快捷,使其成为人们发布与交流信息的重要场所。然而在为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失范问题,不仅给当事人带来精神和物质上的伤害,也影响了微博空间的健康发展。微博传播具有交互性,文本碎
如何实现住房发展成果共享是民生保障问题之一,因此本文以马克思的民生保障思想为理论依据进行研究。马克思认为,保障民生就是要满足“现实人”的需要,而满足“现实人”的需要还要经过两个重要的环节,首先是进行社会生产,为“现实人”提供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是进行利益分配,它是民生保障的关键,决定了“现实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根据马克思的民生保障思想,本文从“现实人”的需要、社会生产和利益分配三个环节对新中
话语权是指话语主体在“言语”和“说话”的行为和活动即话语实践过程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力量和效果等,包括其采用的话语载体所表现出来的传播力,其话语内容对话语客体及其环体所产生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和感染力等,是话语内容、形式和载体的完美结合所表现和反映出来的所有能量和力量。话语权具有实践性、社会性、弥散性和动态性等特征。话语的真理性是话语权的内在本质,社会实践是话语权的外在本质。网络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民族观开启于民族概念分析,展开于民族和民族主义的关系论证,通过宏大的历史叙事,形成了异于西方主流且别具一格的民族理论。安德森民族观的独到之处在于首创地将民族定义为想象的共同体,并通过欧裔海外移民共同体的历史总结出民族主义先于民族的关系。对于中国民族问题的研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安德森的民族观具有启发意义。安德森的民族观以想象的政治共同体为主题,其创造的目的在于使区域性的
自2015年3月15日《立法法》修改以来,广东省有17个设区的市先后获得地方性法规立法权,地方性法规立法主体扩容后,法规数量井喷式地增长,有效地满足各地市的立法需求,极大地调动了各地市自主管理的积极性,推动各项事业的繁荣发展。广东省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立法数量快速增长,但是其立法文本质量是否与其增长速度相协调,尚有疑问,这需要从宏观与微观等角度进行分析。截至2020年12月30日,广东省17个新获得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中,提出需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体系,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建立健全司法救助体制,保障人民群众当遇到法律问题以及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并且有效的法律帮助。这对新时代刑事辩护法律援助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刑事辩护法律援助作为我国推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是政府主导下的保护经济贫困群体的权利,特别是犯罪嫌疑人或是被告人的辩护
政务服务跨城通办能够把服务延伸至不同地区,这一服务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提高行政机关的政务服务能力。目前,国内部分市级、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已开通政务服务跨城通办业务。本文以广州市荔湾区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改革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务服务跨城通办的开展背景及意义,梳理政务服务跨城通办的具体流程,提出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存在的问题,为跨城通办业务开展下一步的改革创新,提出具体方向,包括如何健全政务服务跨城通办运行机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城市对邻避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邻避设施建设过程引发了不少邻避冲突事件。“邻避困境”让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挑战,是政府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学术研究者面临的难题。本文立足于研究新时代邻避冲突,首先通过运用文献法、案例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广州增城A换流站建设冲突案例,指出了新时代邻避冲突具有居民维权意识更加强烈、居民诉求表现一致、组织形式更加多样、冲突不确
当代中国的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点和难点。城市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超大城市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节点和枢纽领域。超大城市治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直接带动着各个城市群的治理质量与发展前景。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大步发展,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成为当下一个重大研究课题。运用新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理论,对我国超大
机构编制资源是重要的政治资源、执政资源。在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管机构编制”的原则,机构编制的重要性达到了历史新高度。机构编制评估是促进机构编制工作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而机构编制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制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为丰富地方政府机构编制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内涵,指导地方政府机构编制评估实践,服务做好地方政府新一轮机构改革的后半篇文章,在综合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