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挑战与机遇并存,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三性合一的工商联,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桥梁和纽带,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在经济和社会管理生活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全面分析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员队伍不断壮大的新形势下,2010年9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中发[2010]16号文),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工商联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方向,但是,工商联工作职能的发挥也因体制的原因,遇到科学发展的瓶颈,一些问题开始凸显,导致工商联工作的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三性不均衡现象的深层次变化,其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已不能完全的适应当今中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求,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全适应。淄川区工商联自成立时起,就严格按照章程的规定和要求,围绕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带领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无论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时期,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时期(文革时期因各方面原因,工商联工作被迫中止),工商联都能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心,通过自身积极努力的工作,充分发挥“统战、经济、民间”三性合一的优势,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时期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中的职能发挥得到了发展,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工作基础得到稳固,在当好政府助手,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政治和社会地位不断得到提高,更进一步得到了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新时期工商联组织在职能发挥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的去加以研究和解决。由于工商联自身角色定位的模糊和三性功能发展的不平衡,工商联力量薄弱社会影响力有限,加之相关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实际工作中围绕政府工作中心的多,服务于会员企业的精力还不够,工作中往往过于集中的体现在统战性,而经济性和民间性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组织工作职能的发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意见》的出台,可以说给工商联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就如何更好的领会中央文件的精髓,更好的把工商联组织的工作职能发挥好,更好的服务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还需要在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安排、加强和改善对工商联工作的领导、扩大工商联的社会影响力和加强工商联的组织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因此,通过对工商联组织的职能发挥的研究,以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工商联职能和组织模式,对于工商联组织本身的体制理顺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工商联组织的职能发挥进行研究,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工商联不同时期职能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对工商联工作的支持,提升工商联组织的服务职能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