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茎泽兰是一种世界入侵性恶性有毒杂草,为菊科泽兰属的多年丛生型半灌木草本植物,现已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重庆等省、区广泛分布,给当地的农、林、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灾难。为了抑制紫茎泽兰危害,人们尝试了很多方法。其中,利用植物种间竞争来抑制紫茎泽兰危害的替代控制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选用生长快速以及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两种牧草—狗尾草和黑麦草,分别研究其对紫茎泽兰的竞争抑制效应以及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的内容以及主要结果如下: 1、狗尾草对紫茎泽兰的竞争抑制效应和生理生化机制 在温室内用盆栽植物采取复合de Wit取代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混种密度和密度比例对狗尾草与紫茎泽兰种间竞争和生理生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紫茎泽兰的生物量和分枝特性都随混种密度和密度比例的增加而显著减少。株高在竞争前期随密度比例和混种密度的增加而出现不同变化,在4株/盆和中密度比例组合下达到最小,而在8株/盆和低密度比例组合下显著增加。株高在竞争后期随密度比例和混种密度的增大,显著减少;狗尾草相对于紫茎泽兰而言是一种较强的竞争者并需要相同的资源,可通过竞争将其中一种排除出共生种群:紫茎泽兰的RY值除了个别数据外,其余各密度比例组合处理下都极显著地小于1.0。而狗尾草在所有密度的高、中、低比例条件下的RY值均极显著地大于1.0。表明紫茎泽兰经受的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而狗尾草经历的种内竞争大于种间竞争。狗尾草和紫茎泽兰混种时的相对产量总和(RYT)在所有密度、比例组合时都与1.0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狗尾草和紫茎泽兰的生长需求相同的资源;密度比例对紫茎泽兰的生理生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竞争后期(间苗后90d),在中密度(4株/盆)条件下,与单种处理相比,高、中、低密度比例的紫茎泽兰的叶面积指数分别减少15.4%、72.6%和91.2%。在高密度(8株/盆)下,与单种处理相比,高、中、低密度比例的紫茎泽兰的叶面积指数分别减少9.1%、73.4%和94.4%。中密度下单种处理的紫茎泽兰的SOD活性比混种的高1.3%~406.8%,而在高密度条件下高148.8%~445.2%;在中密度条件下,与单种相比,高、中、低密度比例的紫茎泽兰CAT酶活性分别减少了21.4%、38.8%和87.8%,在高密度条件下,与单种相比,高、中、低密度比例的紫茎泽兰CAT酶活性分别减少了23.4%、75.3%和94.4%;单种处理的紫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