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合作学习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二,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第三,合作与交往是个体主体意识形成的重要条件,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青岛市城阳区,各个学校都结合本校实际推广落实合作学习,并予以创新。如笔者任教的城阳区第四中学实施的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星级评价”模式,第二十中学实施的“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模式,第十五中学实施的“合作互助、自主探究”模式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为主体”“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我的课堂我做主”“课堂没有被遗忘的角落”等观念越来越多的体现在课堂上。然而,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当我们迈进现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之中,仔细聆听,就会看到新的教学观念还远远没有完全下嫁到课堂教学中来。“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还存在很多误区。正式基于以上现状,本研究以青岛市城阳区第四中学为例,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从具体课堂入手,认真观察倾听教师和学生对合作学习的态度和适应程度,针对出现的问题寻求可行性对策。笔者作为一名在城阳第X中学任教多年的物理教师,从自身、从物理课堂、从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教师入手,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听课观察、教师访谈等寻找发现在物理课堂上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课堂中引入合作学习。它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等方面效果显著。若能适应物理学科特点,使合作学习在保持以上特点同时更具有物理学科特色,必将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是,笔者深入课堂听各种课型课,针对物理学科不同课型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值得借鉴的和应该摒弃的进行了总结。使教师们打破了“当局者迷”的状态,从完善自身课堂出发,积极投入到教改中。鉴于本人的学识和水平,本文只是对合作学习在青岛市城阳区第四中学物理课堂中的实施现状做了初步调查分析,反映出合作学习在应用过程中的误区,并提出相应的可行建议。在此,笔者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参与到合作学习的研究中来。笔者也会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学过的教育管理学知识不断地深入研究,为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