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别山片区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又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低丘缓坡地作为各类建设开发的后备土地资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合理适度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探索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利用新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以宿松县为例,以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2011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宿松县社会经济数据、DEM数字高程以及其他数据资料为基础数据,基于GIS技术和ERDAS等软件完成宿松县低丘缓坡地资源的调查工作,应用层次分析方法,选取相关性大的因子作为基础因子,建立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对低丘缓坡地进行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景观格局现状,结合实地地形、地貌和生态景观特点对规划研究区进行林业景观生态规划。研究结果如下:(1)宿松县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总面积为118133.64ha,占全县总面积的49.84%,可见宿松县低丘缓坡资源丰富,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其中可开发利用的低丘缓坡地资源面积为1501.03ha,占全县低丘缓坡地资源面积的1.27%。(2)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宿松县低丘缓坡地最适宜的利用方式是作为林地。宿松县可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中宜建、宜耕、宜园、宜林以及不宜开发的低丘缓坡地面积分别为134.64ha、42.18ha、442.50ha、861.89ha和19.82ha,分别占整个可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的8.97%、2.81%、29.48%、57.42%以及1.32%。(3)规划研究区景观格局现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个景观的基质景观是林地,各景观类型的景观指数有比较大的差异;居民地和园地的景观连接度指数较小,景观破碎度比较高;河西山周围零星分布着居民地、其他土地、园地、水域等景观,耕地则分布在较低缓的山脚地带,呈现比较连续的分布;研究区中间被林地占据,林地呈大面积连续均匀分布,四周是水系和道路,说明研究区四周地形相对中间较缓,适于居民地、耕地、园地等景观分布。(4)研究区林业景观生态规划以林业为主,包括林地保护区、公路防护林区,河流防护林区和公园绿化区,另外还规划了生态农业区、生态经济开发区及城镇建设区。林地保护区居主体地位,在研究区中间地带;沿沪渝高速和105国道规划两片公路防护林区,沿沙河规划河流防护林区;在城镇建设区以北、沪渝高速以东、沙河以西的三角地带规划公园绿化区;生态农业区规划在东部,城镇建设区规划在河西山北面、105国道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