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莱盆地是我国东部的一个白垩纪走滑盆地,含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形成演化主要受到郯庐断裂、牟平-即墨断裂、五荣断裂活动和深部地幔上隆作用的控制。本文应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对胶莱盆地的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油气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的成果和认识:①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构造解析结果,伸展活动主要发生在莱阳期和王氏期,莱阳期为北东-南西向伸展,王氏期为南北向伸展,诸城凹陷主要伸展时期是莱阳期,高密凹陷和莱阳凹陷的主要伸展时期是王氏期。通过褶皱、逆断层、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节理、擦痕、显微构造和声发射测试资料分析,胶莱盆地经历的压缩活动主要有三期。莱阳期末和青山期末的压缩为北西南东向,王氏期之后的压缩为近南北向。王氏期之后的压缩可进一步分为白垩纪末、古近纪末和新近纪末三期。从构造变形强度来看,青山期末的压缩最强。②综合包裹体均一温度、镜质体反射率、声波时差等计算结果,盆地内部剥蚀厚度最大的地区位于诸城凹陷的南部和莱阳凹陷的东部,最大大于6000米。其次是柴沟地垒、大野头凸起、牟平即墨断裂带的北部和海阳凹陷的西部,普遍大于3000米。剥蚀厚度最小的地区是郊县凹陷的中部和莱阳凹陷的南西部,最小小于1000米。③以构造解析、节理统计、断面擦痕测量、显微构造研究和岩石声发射测试结果为约束条件,用有限元法对胶莱盆地形成演化的各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是,莱阳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W-SE方向,最大主应力75Mpa以上;青山期整体以拉张为主,最大主张应力方向为NW-SE,最大主张应力60Mpa左右;青山末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W-SE,最大主压应力大于80Mpa;王氏期最大主张应力方向近南北向,最大主张应力在50Mpa左右;王氏期后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E-SW,最大主压应力在60-75Mpa左右。④有机碳丰度、氯仿沥青“A”含量、热解、气相色谱等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水南段形成于相对还原的沉积环境,有机质主要来源于低等生物,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好,且有机质的热演化已经达到成熟阶段,是本区主要的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油潜力。逍仙庄段有机质丰度中等,有机质类型以混合型为主,热演化程度较高,也具有一定的生油潜力。⑤综合生油条件、储层条件和保存条件,结合油气显示情况分析,大野头凸起外围和诸城凹陷西北部属于含油气远景最有利地区,柴沟地垒、胶县洼陷和莱阳地区属于含油气远景较有利地区,海阳凹陷东部海域、平度洼陷和李党家构造带属于含油气远景不明地区,海阳凹陷陆地部分等强烈剥蚀区属于含油气远景不利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