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从直接调控到间接调控的转变。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确定为“稳定货币,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从贷款规模转向了货币供应量和基础货币。有学者认为,我国货币政策在货币供应量这个中介目标上的实现情况较好,但对于稳定物价这个最终目标的实现情况并不显著。因此,我国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是否仍然有用,以及是否存在更好的政策工具就成为当前国内学者讨论的热点。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趋向市场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但货币政策究竟该如何调节经济,是相机抉择还是政策规则以及采用什么样的政策规则,国内学者同样争论已久。本文试图从泰勒型规则出发,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证检验来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使用1992年到2007年的季度数据,检验了泰勒规则原式、前瞻型规则、前瞻与利率平滑混合型规则以及学者们较少使用的利率平滑型规则。结果表明,泰勒规则原式不能很好的描述我国的利率变化轨迹;前瞻与利率平滑混合型规则虽然能够较好的描述我国利率变化,但经过论证这一模型不适合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工具规则。原因在于一方面利率平滑系数过大,削弱了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对利率变化的解释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前瞻型规则的对照,我们发现前瞻与利率平滑混合型规则拟合优度的提高,并非预期通胀所致;利率平滑型规则能够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参照尺度,衡量货币政策的松紧;加入利率平滑因素后,利率规则值能够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很好的拟合,说明利率稳定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反应函数的估计,得到与众多学者类似的结论,我国货币政策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政策规则,利率对通货膨胀的调整是适应性的。在这种情况下,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自我实现机制。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也就是规则性。将利率平滑型规则作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中的工具规则,可以给货币政策预设一个明确的、可观测的目标,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责任性、透明性,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从而大大提高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