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剩余污泥产量大、处理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它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由此诞生的污泥减量化技术成为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方向。而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趋势的加剧,氮、磷等植物营养素的去除也已成为城市污水厂的重要任务。但在实际运行中发现,除磷脱氮效果会因污泥产率降低和进水有机物浓度低而难于提高。由此,本文试图利用臭氧破解污泥破解效率高、能耗低、不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一方面达到污泥减量目的,另一方面利用破解污泥转化的有机物补充除磷脱氮所需碳源,提高除磷脱氮效果,实现污泥减量与除磷脱氮的有效融合和提高。本文以臭氧破解污泥和除磷脱氮SBR相结合的工艺为研究对象,研究臭氧化作用对污泥减量过程的影响以及对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臭氧氧化污泥时,部分用于破解细胞壁,释放出蛋白质,部分用于降解溶液中已有物质,如蛋白质和氨氮。本论文提出了臭氧表观破解产率,在表观破解产率相同的情况下,选用较低浓度,并由此得出最佳臭氧投加量为0.16gO3/gSS。②污泥经臭氧化后,污泥溶液中的DO消耗迅速,即使投加量高达0.2gO3/gSS时污泥DO下降到0.3mg/L以下所需时间也不超过30min,但溶液的氧化性却要维持2h左右。结合后续SBR除磷脱氮工艺(1.5h厌+3.5h好+1.5h缺+0.5h后好+1h换水),提出了臭氧化污泥静置2h后缓慢回流至系统的初期厌氧段。③以除磷脱氮SBR为污水处理工艺,分别结合0.1 L/L·d,0.2 L/L·d,0.3 L/L·d和0.4 L/L·d四个不同臭氧化污泥回流比进行试验,相对较低臭氧化污泥回流比(0.1 L/L·d,0.2 L/L·d)时,对系统出水影响不明显,相对较高臭氧化污泥回流比(0.3 L/L·d,0.4 L/L·d)时,系统出水受到显著影响。④长期运行过程中,OSBR-0.1和OSBR-0.2系统中污泥活性基本接近SBR系统,并有效抑制了SBR的污泥膨胀。OSBR-0.3和OSBR-0.4系统污泥活性在运行初期会大幅下降,后期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分别为SBR的70%和60%左右,所有臭氧化系统均没有出现无机物累积现象。⑤SBR、OSBR-0.1、OSBR-0.2、OSBR-0.3和OSBR-0.4五个系统依次对应的表观污泥产率为0.366gMLSS/gCOD,0.231gMLSS/gCOD,0.146gMLSS/gCOD,0.081gMLSS/gCOD和0.037gMLSS/gCOD,OSBR系统分别减量37%,60%,78%和90%。综合运行期间系统出水水质与污泥活性,0.2 L/L?d臭氧化污泥回流比是一个较佳的选择,出水水质良好,60%的污泥减量效果,且污泥活性保持良好,进一步保证了系统的长期出水水质。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的除磷脱氮SBR-臭氧污泥减量在控制一定的污泥回流比的情况下,不影响出水水质,同时可取得良好的污泥减量效果。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