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发布微信的第一个版本,两年时间内,微信用户达到3亿。2012年8月23日,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微信公众平台”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政府、媒体、企业甚至个人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三个类别的内容,其中,中国众多党政机关所开通的微信公众号被称为“政务微信公共账号”,即“政务微信”。2013年微信公众账号大量涌现。今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认证公众账号,仅第一天订户增长22万,收到用户回复信息12万多条。在央视《新闻联播》结束前,新闻主播都会提醒大家关注其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在芦山地震中,许多政务微信均发布一些倡议和号召,如私家车为救援车辆让路等,有很强的号召力。还有不少政务微信充分利用了微信的私密性、客服性、资讯性等特点,为特定受众打造个性的微信内容服务。政务微信的兴起与政务微博前后相继,逐渐成为政府掌控移动互联网领域信息传播的关键,拓展了官民沟通的旧有渠道,也成为政府打造新时代政府形象的要素之一。预计在2014年,政务微信将成为更多政府部门政务公开、沟通民意、服务群众的新窗口。本文重点围绕当前中国政务微信的运行现状、存在问题和改进对策等几个议题展开论述:首先,从政务微信的诞生和发展出发,简单介绍了政务微信的定义、分类,进而详细分析其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和中国当前政务微信发展的形势,并对比了政务微博和微信之间的异同;然后,陈述中国政务微信当前运行的状况,选取了不同功能、不同级别政务微信中两个有突出代表性的政务微信“中国政府网”和“平安江门”进行了个案分析,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法分析比较了他们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线下互动等方面的特色,又着重研究了日常和突发事件的情况下政务微信的实际作用和可开发性功能;最后,通过统计调查,总结了目前政务微信在探索发展阶段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政务微信传播的建议对策,希望可作为相关部门在此领域的改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