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物体或障碍的数量过多,使得空间密度增大,周围线索受到干扰或个体能力不足以应对环境中的刺激要素以及空间供给不足以满足个人对空间的需求时,个体就会感知到空间拥挤。近年来消费行为领域对感知空间拥挤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并且已经有一定的研究结论证实空间拥挤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和购物反应。本文探讨了感知空间拥挤对顾客消费满意度和口碑传播的影响机制,考察其边界条件以及心理资本和权力感知的调节作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物体或障碍的数量过多,使得空间密度增大,周围线索受到干扰或个体能力不足以应对环境中的刺激要素以及空间供给不足以满足个人对空间的需求时,个体就会感知到空间拥挤。近年来消费行为领域对感知空间拥挤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并且已经有一定的研究结论证实空间拥挤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和购物反应。本文探讨了感知空间拥挤对顾客消费满意度和口碑传播的影响机制,考察其边界条件以及心理资本和权力感知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本研究认为:(1)感知空间拥挤在一定程度上负向影响了顾客消费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意愿;(2)控制感在感知空间拥挤影响顾客消费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意愿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权力感知调节了感知空间拥挤对顾客消费满意度及口碑传播的负向影响,权力感知调节了感知空间拥挤对控制感的影响。(4)心理资本调节了感知空间对顾客消费满意度及口碑传播的负向影响,心理资本调节了感知空间拥挤对控制感的影响。研究通过四个线上实验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得到相应验证,具体而言:通过预实验,分析发现,感知空间拥挤在一定程度上负向影响了顾客消费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意愿。为了提高研究效度,实验1重复验证预实验结论,有效提高了研究的普适性和效度。实验1还验证了控制感在感知空间拥挤影响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意愿中的中介作用,并排除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中介机制的替代性解释。实验2重复验证了预实验和实验1的结论,证明了研究结果的稳定性。从实验2的分析结果得出权力感知调节了感知空间拥挤对顾客消费满意度的负向影响,权力感知越高,感知空间拥挤对顾客消费满意度的负向影响越小;权力感知边缘调节了感知空间拥挤对控制感的影响,具体地,权力感知越高,感知空间拥挤对控制感的负向影响越小;权力感知没有调节控制感在感知空间拥挤和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权力感知调节了感知空间拥挤与口碑传播意愿之间的负向效应。实验3的分析结果发现心理资本在感知空间拥挤对顾客消费满意度的影响中起到了调节作用,个体的心理资本越高,感知空间拥挤对满意度的负向影响越大;心理资本调节了感知空间拥挤对控制感的影响,心理资本越高,感知空间拥挤对控制感的负向影响越大;心理资本在感知空间拥挤影响口碑传播意愿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个体的心理资本越高,感知空间拥挤对口碑传播意愿的负向影响越大。除了验证权力感知及心理资本这类人的特质方面的调节因素之外,我们在延伸探究中还验证了消费仪式感、秩序等经营主体可控的消费情景因素也在感知空间拥挤对顾客消费满意度和口碑传播的影响机制中发挥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理解空间拥挤与顾客购物反应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弥补了感知空间拥挤对顾客消费满意度及口碑传播两种具体的购物反应影响的研究,并对经营主体及相关管理者提供实践启示。
其他文献
2020年,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时期,同时这一年,也是政府改革措施广泛落到各个领域的重要年份,民生领域改革举措效果尤为显著。以医疗卫生领域为例,卫生技术人才、医疗卫生机构总量不断增加,人民健康水平提高,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下降;我们建成了全球覆盖人群最广的保障体系,有超过十三亿的人民群众被包含在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内,近十亿人民被纳入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但是2020年也
追求幸福是人类个体生命的终极目标,为民众谋幸福是各国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受到拥护和长存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情况不断加剧,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稳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老人的幸福感事关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提升老人的幸福感是养老问题得到圆满解决的关键。由于传统文化、政策制度和社会现实等诸多原因,我国女性老人较男性老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低、退休早、收入低、社会地位低、遭受歧视更多。而相较于
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调查问卷的题项,设计出西安市空巢老人幸福感调查问卷,发放并回收389份,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空巢老人的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本研究丰富了老年幸福感研究对象的类型,提供了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的研究方法,为政府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制定养老政策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空巢老人幸福感总体水平一般。不同人口学特征的空巢老人幸福感存在差异,在性别和受教育程度方面,空巢老
[目 的]垂体腺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治疗垂体腺瘤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但因垂体腺瘤的复杂性,单一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易出现高复发率、预后不良及耐药性等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垂体腺瘤的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基因治疗在阐明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治疗的关键靶标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讨ln
[目 的]硫利达嗪曾用于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治疗,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它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课题通过探讨硫利达嗪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寻找硫利达嗪作用于SiHa细胞的可能靶点,有助于揭示硫利达嗪抗宫颈癌的分子机制,为应用硫利达嗪辅助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 法]通过PharmMapper工具预测与硫利达嗪相互作用的靶基因,然后使用STRING在线工具对靶
[目的]通过CSE诱导BEAS-2B细胞,建立体外COPD慢性炎症反应的细胞模型,探究腺苷酸环化酶AC2亚型对COPD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进一步探索防治COPD的新靶点创新思路。[方法]1.制备CSE诱导BEAS-2B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CSE诱导细胞的细胞活力,qPCR法检测不同浓度CSE诱导细胞的AC2-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不同浓度CSE诱导细胞的cAMP表
知识的传播为个体与企业之间提供了合作的机会,同时提高了其创新能力,具有不同需求的主体通过知识搜索与知识共享的手段实现知识等信息流的扩散与交换。研究显示:合作网络被认为是网络主体转移和重组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极大地增加了企业从外部获取重要资源的机会;而知识网络是知识流动和扩散的通道,知识的扩散和重组能带来新的思想,导致创新行为的产生。可见,复杂网络中的知识扩散问题在知识和创新管理领域以及复杂网络领域
[目的]本课题通过探究人真皮成纤维细胞(Primary Dermal Fibroblast,Normal,Human,Adult,HDFa)中节律基因PER2、BMAL1、CRY1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并以PER2基因为代表,探索节律基因与皮肤衰老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节律基因PER2与褪黑素受体1a(Melatonin Receptor 1a,MT1)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及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揭示皮肤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公费师范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实施以来持续不断地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教师资源提供有力保障,特别是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公费师范政策的完整性和适时性,着力健全我国公费师范教育体制机制、提升我国现行制度下公费师范教育的服务质量。目前关于公费师范教育的研究更多的是从政策解读、毕业就业、职业认同等方面着手,以满意度为视角进行考察的研究
随着“一带一路”规划的进一步深入和扩展,我国各类工程项目团队的数量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其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也逐年增加。但随之而来的是,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或项目结束后出现的大量安全事故造成了难以估计的生命财产损失。而这些惨痛后果的发生,大多是因项目运行过程中“人”的安全疏忽或管理不当所致;而减少安全疏忽和管理不当行为的关键,就在于提升成员的主动性安全行为和团队整体的素质能力。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