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母乳是最适合6月龄内婴儿的食物,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对6月龄内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但纯母乳喂养现状不容乐观,世界范围内6月龄纯母乳喂养率不超过40%,我国为21%,尚未实现“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的发展目标。父亲对母乳喂养存在重要影响,可为母亲提供知识技能、态度、决策、情感及辅助支持,但因知识缺乏,尚不能很好地发挥自身的支持作用。健康教育是提高保健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但父亲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大多数父亲只能通过旁听孕妇母乳喂养课程的形式来学习相关知识,而教学多以理论讲解为主,技能培养的效果有待提高。体验式教学可通过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习者直接感知教学内容,促进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习得。采用体验式教学法为父亲设计母乳喂养课程,有望提高父亲母乳喂养教育质量,但其干预效果有待科学研究加以探讨。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究父亲体验式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改善父亲的喂养态度和促进纯母乳喂养的效果是否优于普通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次要目的为确定父亲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特征。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单盲类实验性研究。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2018年4-9月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孕妇学校学习母乳喂养课程的父亲为受试者。4-5月入组者纳入对照组,学习为孕妇设计的普通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为理论讲解,内容涵盖母乳喂养益处、要求及方法要点;7-9月入组者纳入实验组,学习以父亲为中心的体验式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以体验式教学为主,教学内容在普通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父亲为母乳喂养提供支持的方法技能,包括喂养信号识别、唤醒技术、婴儿抱法、哺乳过程支持、乳汁储存及再食用、营养状况判断及常见问题防治方法等。教学前后通过《Iowa婴儿喂养态度量表》(ⅡFAS)对父亲的喂养态度进行评价。采用协方差分析确定教学后ⅡFAS得分的组内差异,并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与线性回归探索教学后IIFAS得分的影响因素,以综合判断教学干预对喂养态度的影响,并分析教学前ⅡFAS得分的影响因素确定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特征。分娩后对母亲进行随访,了解产后1-6月的纯母乳喂养情况。采用Kaplan-Meier分析、Long 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教学干预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并探索纯母乳喂养时间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特征。研究结果本研究共入组188例受试者,实验组90例,对照组98例。结果显示:1.实验组父亲平均年龄为31.28岁,对照组为31.56岁,两组基本人口学特征、产科特征及母乳喂养相关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教学前ⅡFAS平均分为(63.59±6.943),对照组为(61.88±6.480),无统计学差异(t=-1.748,P=0.082);调整教学前ⅡFAS得分后,实验组教学后Ⅱ平均分为72.073分,对照组为70.23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259,P=0.023);3.课程类型(β=0.196,t=2.753,P=0.006)及父亲学历(β=0.162,t=2.275,P=0.024)对教学后ⅡFAS得分影响显著;4.实验组产后6月纯母乳喂养生存率为61.5%(SE=0.067),对照组为48.0%(SE=0.061),生存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1.803,P=0.179);5.产后6月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为婴儿性别(HR=1.760,95%CI:1.006-3.078,P=0.048),父母亲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月收入水平及产次、妊娠计划、听课孕期、分娩时期、分娩方式、药物镇痛使用情况、胎儿出生体重的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6.父亲经ⅡFAS评价的喂养态度影响因素有喂养意向(β=0.250,t=3.667,P<0.001)、产次(β=0.211,t=3.102,P=0.002)及学历(β=0.211,t=3.090,P=0.002),职业类型、家庭月收入水平、妻子孕期及妊娠计划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研究结论1.相比于普通母乳喂养课程,专为父亲设计的体验式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课程更有利于父亲母乳喂养态度的改善,但对纯母乳喂养的促进优势不显著;2.父亲母乳喂养健康教育需重点对初产、学历在硕士以下、纯母乳喂养意向不积极、男婴的父亲予以教学关注,减少消极影响,提升支持能力,有望改善纯母乳喂养情况;3.为进一步提高父亲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效果,可在产后开展课程,重点对母乳喂养益处及要求、婴儿生长发育情况、母乳喂养常见问题防治方法及沟通技巧进行教学,并进行支持行为障碍的疏导,而体验式教学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