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举考试由隋唐至清末,历时约1300年,对整个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影响。读书、应考、出仕成为范式。科举初创于隋炀帝时期,是为了革除“九品中正制”的流弊,以期在荐举和学校之外选拔朝廷真正需要的人才。相对于荐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科举凸显了公平和公正,确实起到了抑制门阀、拔擢寒庶的作用。清代科举多沿明制,科举被视为汉人官员出身的正途,进士科是主要的科目。国家以科举取士,任官重正途,由科举入仕者则为正途,区别于其它异途,以别流品。
清代科举考试以其公平公正的选拔原则,除少数几种所谓的贱籍以外,普通读书人均可凭自己的学识参加科举竞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对贫寒之家读书人的莫大鞭策,也是阶层流动的真实写照。“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更是为攀登在科举路途上的士子们描绘了一副科举入仕的绚丽图景。朝廷以科举取士,世人由科举登进,天下读书人莫不以科举入仕为奋斗目标。对于科举,“高门是望之继世,草泽期其起家”。科举考试的内容、程式、结果、考官均由阜帝决定,进士及第者更是由皇帝亲策亲定,号为天子门生。
科举入仕对士子们来说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为了实现个人抱负、家族荣耀,士子惟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在万千应试者中脱颖而出。“二月杏花八月桂”,体现的是士子对科举的痴迷,三更的灯火和五更的鸡鸣见证了士子为了八月折桂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即使要忍受“襟解怀开遍体搜”的屈辱,也阻挡不了士子在科举途上勇往直前的脚步。到底国家取士有限,上榜的只是极少数,更多的人只能接受落榜的命运。榜上有名的幸运士子苦尽甘来,接受地方、家族的祝贺和朝廷的恩赏。而那些可怜的落榜者,只能向隅而泣,期待下次的考试或者另择他途。从此,便是“天上人间一霎分”,不免有“年来年去来去忙,为他人做嫁衣裳”的幻灭感,徒叹奈何,惟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独对春风舞一场”。本文主要通过描述和分析清代士子在考前的读书备考、赴考、考场上的活动以及考试结束后的活动,呈现清代士子科举考试活动这一历史场景,从活动的角度来加强我们对清代科举考试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对当今考试能有更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