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热环境和空气质量受城市发展的影响越加明显,由此带动了城市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研究的发展和深入。但是由于山地城市热环境影响因素多,尺度大等特点,对热环境的研究一直不能量化,只能定性分析。本文针对影响热环境的众多因素先分项研究再综合对比分析,找出山地城市热环境存在的问题,并尝试将热环境规划应用到实际的城镇规划中,力图寻找热环境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切入点。重点研究了以下内容: 首先,对目前应用最多的热环境模型——CTTC和STTC模型进行分析,找出各个因素实际需要测试的数据。分析CFD模拟中应用的流体力学紊流模型,为以后加大CFD模块提供了数学模型基础。 其次,7月25日~7月28日实际测试了重庆大学B区热环境情况。分别从地形、地势、地表覆盖物、绿化、水体、建筑布局和走向等方面分析山地城市热环境的影响因素。并对校园热环境进行了主观评价调查,为小区热环境改善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第三,扩大研究范围到整个沙坪坝区,分析地势、江河、建筑密度等对各个小区热环境的影响,根据数据分析各个区域热环境的成因。 第四,8月6日~8月9日对重庆市沙坪坝、解放碑、杨家坪和南坪分别进行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平均辐射温度、六个面(东、南、西、北、天、地)表面温度、风速、天空可视度的研究,总结PMV和PPD值情况,为以后大热环境研究面积提供数据依据和基本方法。 第五,应用CFD模拟不同的建筑走向、布局、间距等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并与实际测得的数据比较、分析;原型模拟重庆大学B区的风场分布情况。初步将流体力学的理论技术应用到城市的建筑布局和规划中,从而达到良好的城市通风,利用和加强山地城镇中“风道”和“峡谷风”,控制和减小“死水域”,加强城市的空气流通。 最后,在国内首次尝试将热环境的分析应用到山地城市生态规划中。分析云阳县的地势、气象、空气质量等参数,并与规划设计师协作进行城市环境规划。对城市节能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对山地城镇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一个初步研究,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应用基础,希望在以后的发展中更多、更深入的加强热环境研究,提高室外环境的热舒适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