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LUCC)导致资源被占用和环境变化,它通过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平衡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瞩目,然而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的减少,正在动摇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30年来,随国民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成都市区及周围城镇建设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自然资源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使城市发展面临巨大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引发了日益严重的人地关系矛盾,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总结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及变化原因,判断成都市的发展是否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对于规范城市土地利用、缓和人地关系矛盾、制定区域环境和发展的综合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利用成都市1978年、1992年、2000年和2009年共四期遥感影像,通过遥感图像处理和解译,采用GIS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技术,对成都市中心城区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及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分析了成都在过去3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同时,在分析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基础上,采用目前主流的评价生态安全的方法——生态足迹法,来分析成都市的发展是否在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范围之内,是否可持续发展。本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成都市1978-2009年间土地利用信息进行提取,建立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2)通过四期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具有不同的变化特点。总的来说,成都市建设用地面积大量增加,中心城区面积成倍增长,同时耕地面积大量减少。(3)成都市特殊的自然环境状况、以及国家政策因素、人口及经济增长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对成都市土地利用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是成都市3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4)采用生态足迹法对成都市近30年的建城区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对比分析,发现成都市建城区生态足迹呈上涨趋势。2000-2009阶段,成都市建城区生态足迹的增长速度是1978-1992、1992-2000、2000-2009几个阶段中最快的。本文对成都市近3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驱动力机制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展开了分析。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的特大型城市,其土地利用变化既有自身的特点,又有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共性。本研究对于规范城市土地利用、缓和人地关系矛盾、制定土地利用和保护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