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度副词是汉语表达程度的重要语法手段,绝对程度副词是结合经验性的心理标准作出的程度判断,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相比客观词汇意义,语境中所体现的说话人的主观性更需要挖掘。而主观性是通过语言形式的主观化演变发展而来的。本文尝试解释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语义演变中的主观化,分析其客观意义是如何转化为主观意义,或较弱的主观意义是如何增强的,进而分析现代汉语共时层面的主观性特征。本文以"颇""多""好""很""怪""挺"六个程度副词为具体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具体程度副词的个案分析,第二部分是在此基础上对高量级绝对程度副词主观性的总结以及主观化动因机制的分析。个案分析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首先追溯语义演变过程,其次进行主观化分析,最后总结体现在现代汉语中的主观性。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上古汉语中"颇"和"多’"就已经出现程度副词用法,"颇"由形容词"偏颇"引申表示程度,最早出现于《史记》中,由于主观视角不同既可以表示"甚、极"也可表示"略、稍",唐宋之后,表示程度高成为主要用法,现代汉语中只表示程度高,带有文言色彩。"多"由表示"数量多"引申表示"程度高",即由表示客观量引申表示主观量;又由"多少"的疑问用法引申表示感叹,主观性演变出交互主观性,但"多"作感叹标记直至清末也并不多见;现代汉语中的副词"多"表示程度可以作状语和程度补语,表示陈述、感叹和疑问,可以出现在突显主观感情的文学体裁,主观识解的假设性言语场景,以及能够实现交互主观性的交际对话中。"好"作副词先秦时期表示情态,意为"友好地、高兴地",引申为"好好地",南北朝《齐民要术》中作状语表示"完全、彻底"。唐五代最早见到程度副词"好"的用法,宋元时期可以表示感叹,明清进入高峰时期。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好"作为增量标记,带有较强的主观倾向。"很"本义表示"不听从""凶狠",在古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并不高,元代受语言接触的影响产生程度副词的用法,起初仅见于受蒙古语影响较大的北方方言,清代之后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用法最广泛的程度副词之一,其本义逐渐废弃不用。现代汉语中的"很"仅用来表示程度,作状语时客观性相对较高,主观性相对较低,也可以作补语表示强调。"怪+动词"的连动结构奠定了"怪"的副词化基础,宋代"怪生"等复合结构通过语境吸收产生了类似语气副词的用法,又演变出了程度副词的用法,明代《金瓶梅》中最早见到"怪"作程度副词,清代开始普遍使用。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怪"表现出心理距离拉近的主观性。程度副词"挺"由"挺硬"等谓词性并列结构重新分析为状中结构形成,并且受到"突出、杰出"超出一般义项的影响。现代汉语中的程度副词"挺"所表示的程度不如"很"高,是委婉的强调,表示比较高但不是非常高的程度,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评价。主观化是语义演变的动因,也是结果。主观化的动因是听话人结合会话和语境进行的语用推理,语用推理诱发语用意义。主观化的机制包括语义的重新调整及结构的重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