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媒体技术的层出不穷,信息发布、获取和传播的方式和效率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网络社会”在科技的推动中随之孕育和构建,在这一“新的场域”中,把地理空间上散步于世界各地的机构、群体和个人,日益紧密连接在一起,人们一方面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民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方式,而另一方面,形形色色的网络事件开始层出不穷的发酵,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问题和社会问题,从“艳照门”到“郭美美”事件、从“铜须门”到“成都女司机暴打”事件,网络事件从虚拟社会泛滥到现实社会,从网络失范发酵到网络失控。网络事件带来新型话语空间的出现,将对中国民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网络失范与失控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一种复杂叙事文本,它本身亦是一种社会问题,值得关注和研究。“网络社会”是论文研究的宏观场域,也是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新兴场域。在此场域中,将“网络社会”看作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现实社会”,这个社会的主体是人,自然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及基本的社会秩序。而在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转中,难免会出现违反某个群体或社会重要规范的行为,从社会学理论来讲称之为“失范行为”,作为是一种特殊的人的行为活动,它是客观存在的,不可避免的。论文不泛谈像“网络黑客”、“信息泄露”、“网络犯罪”等道德层面或技术层面的失范行为,而是将“失范与失控行为”局限到“网络事件”的传播行为中,将其放入巨大的话语空间和强大的社会舆论场中作为一个叙事文本展开研究,在研究中不断发现“失范行为”带来的网络事件的负面效应,而在这些负面效应中根据传播阶段和传播特征以及产生的不同影响程度,将“失范行为”的结果分为“网络失范”与“网络失控”。从传播学角度来看,“网络失范”与“网络失控”是网络事件负效应传播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并且在各自的阶段中表现出各异的形态特征,而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网络失范”与“网络失控”是网络事件负效应产生的不同程度的结果,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实际上是基于一个“现象”的研究亦是基于两个“结果”的研究。从结果出发讨论现象在不同阶段产生的特征、形态等具体的文本表征,从现象出发讨论负效应的扩大化传播和临界阈值,论文的重点在于探索网络失范到网络失控之间的传播发酵过程,在负效应传播扩大化的趋势中寻找“失范”与“失控”的临界点,对网络失范与失控之间的临界点做预防和控制,并从传播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别讨论网络失范与失控的应对措施研究,共同目的是为论文最终寻找理性而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理论支撑。全论文分为绪论、五个章节以及结语等七个部分。在绪论中,笔者概述和评析了相关文献中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成果,同时阐释本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对论文的研究方法以及框架作说明。第二章结合对互联网发展之社会影响的分析,阐释“网络社会”、“网络事件”、“网络事件负效应”等概念,并且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失范”与“失控”的界定。第三章首先说明论文研究的宏观背景是基于“网络社会”这一宏观环境中,既然是网络社会,那么社会的主体即是人,就需要遵守社会的基本秩序与规范,而失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行为活动,用一整章说明本论文探讨的失范行为是局限于网络事件之中,而网络失范与网络失控是网络事件产生负效应的不同程度与传播阶段,运用假设演绎法阐释30例具体事件并提出假设事件处于失范或失控。第四章阐释总结网络失范与网络失控的表现特征、传播形态及外在表现,为区分各自的阶段做基础分析。第五章基于以上对“网络失范”与“网络失控”事件的分析以及概念总结后,简述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本章重点研究两者之间临界点是什么,临界点处于怎样一种发展状态。最后一章,针对网络失范与网络失控分别提出应对策略,在双管齐下的方法中寻求真正可操作性的措施,其中对临界点的预防和控制是重点,以“监测”、“遏制”、“引导”三大机制为核心。本论文的结语部分,笔者进行简要归纳总结。总体阐释了生活在极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深刻体会到自媒体出现后国家、政府的信息控制能力受到挑战,国家管理、处理信息的执政能力受到质疑,对网络事件的传播管理体制仍处于低效、无序的状态,没有能力跟上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变化,造成社会信任机制缺失,民众内心世界制造出一种“人人自危”的社会状态。笔者旨在以宏观视角观察众多网络事件负效应的发展状态、传播行为以及传播特征,从个案中挖掘“失范”与“失控”之间的存在的临界点变化,对于失范予以预防、对于失控予以控制,试图探寻一个有案例库支撑、有方法论提炼的舆情管理乃至社会管理的理性思考。并表达了三点思考,第一,“网络社会”不是“虚拟的”,而是“现实的”,网络社会依旧是人的社会,对网络失范与失控的研究就是对人在网络中社会行为的研究。第二,“网络失范”与“网络失控”之间是存在临界点的,如何掌握这一空白领域的研究是控制网络事件恶性传播的关键。第三,针对网络事件传播行为过程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应对措施,建构一定的秩序状态,基于这三点的认识,人们依然有理由相信未来网络社会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