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华民族在21世纪的宏伟目标。然而,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法律的实现效益不高就是其突出表现之一。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状况与法律实现效益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悖论,社会主体法律意识水平的普遍低下是造成法律意识功能不能很好发挥,进而导致法律实施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 法律意识作为一种社会调整意识,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社会主体的法律意识都是社会法律制度得以产生、运作和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主观条件,是法律得以高效实现的内在精神动力,法律意识应该也能够对社会生活发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研究、探讨法律意识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功能以及发生功能的机制,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现实法律低效问题,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社会历史文化演进的高度,观察和分析法律意识现象,以更为宏观的视野思考法律意识对于整个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因此,法律意识社会功能问题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法律意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出发,采用系统分析和法律文化学方法,将法律意识看作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首先对法律意识进行了结构分析,揭示出法律意识是一个具有其内在结构,能够发挥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接着,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不同角度,探讨了法律意识作为体系对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功能的意义在于实现。全面探讨了法律意识的社会功能之后,本文分析了法律意识社会功能的实现问题,指出法律意识社会功能实现的障碍是社会主体法律意识水平的普遍低下,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公民法律意识的社会培育。本文指出,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公民法律意识的培育,其核心内容是转变法律观念,其最终目的是树立全社会对法律的普遍信仰。随着社会主体法律意识水平的普遍提高,法律意识的社会功能将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发挥出来,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定会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