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瑛教授辨治社区获得性肺炎学术经验传承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wq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病案数据挖掘方法探究周仲瑛教授辨治外感咳嗽伴发热学术经验,并开展“表里双解方”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肺胃热盛证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方法:(1)选取周仲瑛病案数据库中外感咳嗽伴发热病例,并按照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整理筛选出病案共188例,共237诊次,录入电子表格中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方法,对病机、处方、用药、核心处方等多方面进行数据分析,运用复杂网络技术建立核心药物网络及社团模型。(2)设计临床疗效观察,将病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运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周仲瑛教授经验方“表里双解方”加减。经治疗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退热时间、中医症状改善情况、胸部CT、炎症指标前后变化等进行统计学比较。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方差齐时行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时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研究结果:1.外感咳嗽伴发热病案数据挖掘结果(1)一般情况.:符合外感咳嗽伴发热病例共有188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113例,共计146诊次。年龄最大者86岁,最小者4岁。平均年龄39.1±20.9岁。患者主要基础疾病分别为哮喘(1 5次、肺气肿(10次)、慢性乙型肝炎(9次)、肺心病(6次)、糖尿病(5次)。(2)症候分布:237诊次的病案中出现频数大于50次的症状分别为:发热(215次)、咳嗽(208次)、咽痛(86次)、口干(76次)、鼻塞(55次)、痰质粘(55次)。舌象频数大于10次的分别为:舌质红(174次)、舌质暗红(51次);苔黄(197次)、苔薄(156次)、苔腻(158次)、苔淡黄(12次)。脉象频数大于50次的分别为细(131次)、滑(117次)、数(72次)。(3)病机分布:237诊次病案中病机描述有39种,其中风邪上受(53.59%)、卫表失和(28.27%)、肺气不清(21.94%)、肺热内蕴(18.57%)、湿热内蕴(11.39%)。病性属实者其病理因素为风(73.42%)、热(63.29%)、湿(21.94%)、痰(13.50%)、寒(8.44%),病性属虚者多为气虚(16.03%)、阴虚(9.28%)、体虚(10.27%),病位多为肺(71.31%)、表(39.66%)、胃(16.88%)、少阳(5.49%)。(4)药物分析①药物及性味归经分布:237诊次病案中使用频数在100次以上(包括100次)的药物是.:南沙参(159次)、前胡(156次)、甘草(148次)、桔梗(148次)、杏仁(140次)、浙贝母(139次)、黄岑:(126次)、法半夏(116次)、连翘(110次)、一枝黄花(106次)、桑叶(103次)。药性以寒凉(55.71%)为主,温热(28.57%)。药味主要以苦(50%)、甘(48.57%)、辛(47.14%)为主。药物归经以肺经(68.57%)、脾胃大肠经(87.14%)为主。②药物因子分析:将频数大于等于10次以上的70种药物进行分析。提取出共11个公因子,如:因子1由香薷、滑石、大豆黄卷、藿香、青蒿、厚朴、佩兰、薄荷组成;因子2由淡豆豉、荆芥、桑叶、枇杷叶、黄芩、桑白皮组成;因子3由竹茹、陈皮、黄连、茯苓、厚朴组成。③药物关联规则分析: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常见病理因素、病机与药物之间关系。如:与风邪相关联紧密的药物有:菊花、桑叶、浙贝母、一枝黄花、桔梗、前胡、连翘、杏仁、陈皮。与肺热内蕴关联紧密的药物有:佛耳草、蒲公英、蚤休、枇杷叶、玄参、牛蒡子。④药物社区分组分析:共被分为五组。如组一由藿朴夏苓汤、银翘散、荆防达表汤、栀子豉汤加减而成,组二由黄连温胆汤、柴胡郁金汤、枳实瓜萎汤加减组成。⑤核心药物组成:南沙参、桔梗、前胡、杏仁、浙贝母、桑叶、连翘、生姜、法半夏、陈皮、厚朴、甘草、黄芩、一枝黄花。2.临床疗效观察结果: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病例纳入研究,无脱落及剔除病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9例,对照组2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一般情况上在统计学无差异,两组患者在入院时体温、入院前病程、入院时证候总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退热时间为1.72±0.70天,对照组退热时间为2.34±0.97天,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治疗效果提示试验组优于治疗组(P=0.027<0.05)。胸部CT改变情况,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第4天与治疗第7天的症状积分显示,两组均能很好的缓解症状。第4天试验组的症状总评分(4.93±1.53分)较对照组评分(6.72±2.52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5),试验组对于主要症状的缓解速度较对照组快。试验组在对发热、纳差、便秘这几个症状的改善速度与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好。两组在治疗前与治疗第4天的感染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但试验组在感染指标的改善情况上较对照组好(P=0.023<0.05)。研究结论:(1)外感咳嗽伴发热病因是卫气一时虚弱,使外邪乘虚而入侵袭人体。主要病机风邪上受,卫表失和,此为本病起始病机。其他病机可有肺热内蕴、湿热内蕴等。涉及病位主要是肺,亦与胃肠有关。病理因素风、热、湿、燥、痰。治疗原则为以祛邪为第一要义,运用复法力求表里双解。核心药物为南沙参、桔梗、前胡、杏仁、浙贝母、桑叶、连翘、生姜、法半夏、陈皮、厚朴、甘草、黄芩、一枝黄花。(2)周仲瑛教授基于表里双解,汗和清下四法联用学术思想拟定的“表里双解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在发热、纳差、便秘症状的改善速度、改善程度及CRP的改善程度较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效果好。
其他文献
在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根源,如何从根本上破解农民收入的难题是国内专家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目前的专家学者对影响农民收入增长因素的研究越来越集中于 农村
期刊
基于会计法、预算法、政府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等法律法规,修改后的政府会计制度正式出台,为了便于理解并运用政府会计制度,笔者介绍了政府会计制度,将其与医院会计制度进行
编者按:  杨正泉,1940年出生,山东省肥城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先后做过编辑、记者,国际部副主任、主任,总编室主任,台长助理,副台长、台长。1993年4月,奉调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任副主任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局长。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市委书记罗增斌在全市乡村振兴大会上明确指出,要注重科学谋划规划先行;要注重城乡融合改革创新;要注重分层分类试点示范;要注重问题导向重点突破。切实把握这“四个原则”,是各级
报纸
贵州省现有杉木人工纯林111.71万hm2,马尾松人工纯林69.71万hm2,合计约占全省乔木林地面积的1/3,是全省人工林面积最大的2个树种,构成了贵州省人工林的主体。本研究从林木分
我国社会经济由“计划轨”向“市场轨”的转轨,必然导致高校继续教育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型,这既是高校继续教育追求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继续教
<正>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