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结束后,苏联已不复存在,两大阵营的对峙宣告结束,市场经济一统天下,为经济全球化高潮创造了制度条件。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调整又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良好的微观运行基础。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在这种背景下,世界各国尤其是美俄等大国开始削减军费开支,对原有的国防工业和军事经济进行调整和改革,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军转民热潮,以分享冷战结束后的“和平红利”。美国率先将军事领域先进的信息技术转为民用,并以此为契机,于1993年9月克林顿政府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随后,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热潮,信息化浪潮在全球兴起。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使整个世界经济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使世界各国面临着许多严肃而又无法回避的重大现实问题。经济全球化最根本的运行机制是市场经济。它本身具有无序性和盲目性的特点,因此,经济全球化既对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工业等带来了巨大冲击,又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增加了国家调控经济的难度。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这些风险问题的总爆发。由此引发了国内外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与市场关系问题的讨论。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使原来国家的作用在减弱。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国际网络和新的经济帝国,传统意义上的国家作用受到挑战。国家把一部分主权让渡给国际性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国家权力也开始下放。相反,市场的作用在扩大,市场的力量在加强,全球市场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然而,市场失灵和市场震荡又加大了市场风险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加之信息的不对称使“数字鸿沟”出现,又对国家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避免市场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信息技术和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与国家竞争力密切相关。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当今值得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因此,如何在国家与市场这两者作用之间建立一个平衡点已显得既迫切又重要。 本文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出发点,以国家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作为切入点,选择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韩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演绎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对国家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中作用的剖析和总结,探讨在国家与市场两者作用中间如何建立“平衡点”的合理实现机制。 本文根据以下思路安排全文内容体系: 第一章,“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主要分析战后信息技术革命的特征,对世界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和负面影响。 第二章,“韩国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分析韩国政府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推动信息技术开发和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 第三章,“韩国国家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创新体系的建立和支持”,主要分析韩国政府为推动信息技术开发,国家采取了那些支持措施建立起了国家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创新体系的。 第四章,“韩国信息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主要分析韩国政府在建立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创新体系之后,如何根据自身优势和国际市场竞争需要选择和培育本国信息主导产业的。 第五章,“韩国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分析韩国政府在推进信息技术开发和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以建设“ZI世纪网络韩国”为目标,采取国家主导的战略,进行信息基础设施一“国家超高速信息通信网”建设,为迈向“世界信息强国”行列奠定了基础。 第六章,“韩国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的优惠政策与法律体系”,主要分析韩国政府为促进信息技术开发和信息产业发展而进行的制度建设,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第七章,“韩国信息技术和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主要分析韩国政府为保证信息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需求,采取的开发人力资源战略错施。 第八章,“政府和企业在韩国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的关系”,对全文进行总结,也是结论部分。主要分析韩国政府在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是怎样处理与企业关系的,在此基础k又是如何建立起二者平衡的最佳机制的。 第九章,“对中国的启示”,实际上是中国如何借鉴韩国充分发挥国家与市场在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中作用,实施政府主导的国家信息化战略的经验,为中国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服务。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观点: 1。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是韩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动力。它改变了韩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经济形态,产生了新的基本经济部门,形成了新的经济基础,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韩国的信息技术和产业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关键是在发挥国家作用的同时,正确处理与市场的关系,确定了国家与市场的平衡点,即国家根据市场的需求,战略性地选择和利用了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采取了国家引导和重点扶持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