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三阴交、地机、合谷及健康教育指导对原发性痛经(PD)患者痛经疼痛程度、各症状的持续总时间以及严重程度的影响,为针刺三阴交、地机、合谷对PD的即刻镇痛效应提供客观依据,并推广其临床应用。方法:经过一个月经周期的基线筛选,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PD患者分为针刺组和空白组,每组各32例。空白组患者仅给予痛经相关的健康教育指导,不予其他治疗;针刺组予以相同的健康教育指导,并于月经期给予针刺治疗。取穴为双侧三阴交、地机、合谷,采用平补平泻行针手法,留针30分钟,并每隔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行针30秒,共行针四次。每日治疗1次,每个月经周期连续治疗3天。持续3个月经周期,共治疗9次。所有患者在相对应时间节点记录下痛经疼痛程度VAS评分、COX痛经症状评分(CMSS)。记录的数据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基线期、治疗期VAS评分和COX痛经症状评分的差异。结果:1.针刺组VAS评分的组内比较:针刺组每个月经周期在针刺5min时VAS读数与针刺前即时VAS读数比较即具有显著差异(P<0.01),其余相对应时间节点VAS读数与针刺前即时VAS读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针刺组治疗期回顾性的VAS读数与基线期回顾性的VAS读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间的VAS评分比较:第一个月经周期针刺组在针刺前即时VAS读数与空白组针刺前即时VAS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个月经周期针刺组在针刺前即时VAS读数与空白组针刺前即时VAS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三个月经周期针刺组在针刺前即时VAS读数与空白组针刺前即时VAS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在针刺5min、针刺10min、针刺20min、针刺30min、起针后30min、起针后60min、起针后90min等相对应时间节点VAS读数与空白组相对应时间节点VAS读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相对应时间节点回顾性的VAS读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针刺组CMSS评分的组内比较:针刺组治疗期CMSS评分与基线期CM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的CMSS评分比较:针刺组治疗期CMSS评分与空白组治疗期CMS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空白组VAS评分的组内比较:空白组每个月经周期在针刺5min、针刺10min、针刺20min、针刺30min等相对应时间节点VAS读数与针刺前即时VAS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起针后30min、起针后60min、起针后90min等相对应时间节点VAS读数与针刺前即时VAS读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空白组CMSS评分的组内比较:空白组治疗期、基线期CM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三阴交、地机、合谷治疗PD能起到即刻缓解患者主观疼痛的作用,并起到缩短痛经临床部分症状持续总时间以及减轻痛经临床部分症状严重程度的作用。2.单独的健康教育指导在缓解PD患者主观疼痛、缩短痛经临床各症状持续总时间以及减轻痛经临床各症状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