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贝克小说中华人形象的变迁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坦贝克小说中有四类华人形象,分别是写于1934年的短篇小说《约翰尼大熊》里的华人佃户,1945年中篇小说《罐头场街》中的华人杂货店主李中和一位无名中国老人,和1952年长篇小说《伊甸园之东》里的华裔仆人老李。这四类华人都是加州华人劳工及其后代,但四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形象却不尽相同。华人佃农被极度边缘化且被歧视,无名中国老人只在夜晚出现,李中能与白人交往却不被人所理解且没有话语权,老李则与小说中主要人物结下深厚感情,勇于表达自己并被称为哲学家。可见这三部小说中的华人形象是不断变迁的。本文旨在详细分析这四类华人形象如何变迁以及为何变迁。  根据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观点,他者形象反映的是自我形象。斯坦贝克作品中华人形象的改变其实是源自美国社会的变化及作者自身思想的变化。这三部小说所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社会。《约翰尼大熊》中白人村民对道德模范艾米的“堕落”感到恐慌并将这种“堕落”同华人联系起来,反映了美国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经济动荡引起的传统道德的解体及这种解体带来的不安。《罐头场街》中无名中国老人和杂货店主李中沉默,不争,无为。文中其他人物也部分践行了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斯坦贝克对1940年代二战带来的暴力和争斗氛围的不满。《伊甸园之东》中仆人老李具有哲学家的内心和道家不争,无为,顺势而为的处事方式。老李的观点代表了斯坦贝克自己的善恶观,即人类或许可以战胜恶,而不是应该或者必须战胜恶。  由此可见斯坦贝克三部小说中华人形象由被边缘歧视逐渐变为精神导师,是斯坦贝克对美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社会道德变迁关注反思的结果。道家的无为,不争思想引起了作家的关注。
其他文献
文章针对车载指挥控制任务计算机的特殊需求,提出了一种以PowerPC处理器为控制核心,以CPCI总线作为系统背板总线,FlexRay作为通讯总线的系统设计方案。经过试验证明,此方案具
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接口的一体化步进电机驱动器,并描述了其详细的软硬件实现方法.采用高性能的STM32F103作为控制核心,接收CAN总线的控制命令,产生控制时序控制步进电机
乔治·艾略特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著名作家,自李维斯《伟大的传统》将其推至文学巨匠的位置之后,更是引发了文学界对乔治·艾略特的广泛而深刻的探讨。《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她的
作为当代英国文坛的领军人物之一,格雷厄姆·斯威夫特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叙事技巧赢得了学界的普遍赞誉。从摘得《卫报》小说奖的《洼地》到荣获布克奖的《杯酒留痕》,作者始
介绍了一种基于VHDL的直流电机控制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案.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写代码生成功能模块IP核,并通过SOPC Builder将此IP核加入到NiosⅡ软核中生成直流电机系统模块原理
丹尼尔·笛福是英国18世纪作家,那时候的英国正处在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英国上层人士通过既有的财富来获取更大的利益,而下层人民的生活则变得愈加艰难。此外,资本
文章介绍了设计Multibus双口模块的方法。通过采用CPLD技术来实现模块内部逻辑,简化了模块的逻辑电路设计,提高了整个模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达到了优化传统Multibus总线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