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坦贝克小说中有四类华人形象,分别是写于1934年的短篇小说《约翰尼大熊》里的华人佃户,1945年中篇小说《罐头场街》中的华人杂货店主李中和一位无名中国老人,和1952年长篇小说《伊甸园之东》里的华裔仆人老李。这四类华人都是加州华人劳工及其后代,但四个人物在小说中的形象却不尽相同。华人佃农被极度边缘化且被歧视,无名中国老人只在夜晚出现,李中能与白人交往却不被人所理解且没有话语权,老李则与小说中主要人物结下深厚感情,勇于表达自己并被称为哲学家。可见这三部小说中的华人形象是不断变迁的。本文旨在详细分析这四类华人形象如何变迁以及为何变迁。 根据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观点,他者形象反映的是自我形象。斯坦贝克作品中华人形象的改变其实是源自美国社会的变化及作者自身思想的变化。这三部小说所反映的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社会。《约翰尼大熊》中白人村民对道德模范艾米的“堕落”感到恐慌并将这种“堕落”同华人联系起来,反映了美国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经济动荡引起的传统道德的解体及这种解体带来的不安。《罐头场街》中无名中国老人和杂货店主李中沉默,不争,无为。文中其他人物也部分践行了这种生活方式,反映了斯坦贝克对1940年代二战带来的暴力和争斗氛围的不满。《伊甸园之东》中仆人老李具有哲学家的内心和道家不争,无为,顺势而为的处事方式。老李的观点代表了斯坦贝克自己的善恶观,即人类或许可以战胜恶,而不是应该或者必须战胜恶。 由此可见斯坦贝克三部小说中华人形象由被边缘歧视逐渐变为精神导师,是斯坦贝克对美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社会道德变迁关注反思的结果。道家的无为,不争思想引起了作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