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在对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基础之上,系统地对过去十余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践进行了梳理,并明确提出了包括文化意识在内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在英语科目学习中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文化意识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重视。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个良好的促进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媒介显得至关重要,而教材作为这一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涵盖的文章内容以及问题编写种类与方式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都至关重要。本研究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际需要出发,并根据2017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英语大纲的要求,综合之前不同学者、研究者对于教材编写、教材评价理论的研究,对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体现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了该版本教材在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目的在于使教材的编写更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结合Byram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中知识要素、态度要素、阐释与关联技能要素、发现互动技能要素、批判性文化意识要素这五个具体的方面,对于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来说,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有三个:(1)与必修教材相比,选修教材是否更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在教材内容的设置上,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对于各个国家文化内容的选取是否有所偏好;(3)就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所包含的五个要素而言,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对于五种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的培养的是否有所侧重。结合研究问题,本文的研究设计为:第一步,文章对于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教学的理论发展和课标的要求进行简述。第二步,对教材内容、教材编撰,教材评价理论、评价方法进行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结合研究问题的设计,以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和文化因素分类理论为依据,对于其中知识要素技能的分析,主要结合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中阅读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对于其中态度技能要素、阐释与关联技能要素、发现与互动技能要素、批判性文化意识技能要素的分析,主要通过建立语料库、选取检索词并使用antconc3.3.0进行具体检索,然后通过观察检索词出现的频数,来对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进行总体分析,并对必修教材1-5和选修教材6-10进行对比分析。最后,通过研究发现:(1)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内容的编排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且,与必修教材相比,选修教材更有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2)结合Byram的文化因素分类理论,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从内容设置、选取的国别偏好来说,教材内容的编排更倾向于选取与英美国家文化相关的内容;(3)通过对检索数据的对比分析,根据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发现该版本的教材在内容设置上对于批判性文化意识技能要素的培养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