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总是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从来就不存在任何脱离了政治的哲学。但是,从来没有哪一种哲学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以“不屑于隐瞒自己观点”的鲜明立场,公然地把自己的政治诉求作为哲学的目标。显然,我们若是按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话,就断然不能淡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否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就与一般学科知识的传授无异了。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也不能过度地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毕竟属于哲学理论而不等同于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从本质上来讲属于世界观的教育,它主要是通过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尤其是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以达到政治导向的目标。显然,那种片面地强调理论要为政治服务,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简化为政治宣传、政治说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当作是解释政策、论证时事的手段也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性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种种历史的或现实的因素的影响,这两种情况却又都存在于我们的哲学教育过程当中。可以说,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程当中的这两种情况都没有真正发挥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有的意识形态导向功能,因而在相当大程度上都造成了以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显然,探究两种“倾向”的成因,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已经成为深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采取了文献分析法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借鉴并吸收相关领域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回归为切入点进行研究。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对本选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合的说明。第二章,主要围绕什么是意识形态以及哲学的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哲学的意识形态性内涵作了分析。第三章,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意识形态性偏离的两种现象,并对两种现象各自的表现与成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章,以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回归为主线,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回归的基本要求及其实现的具体途径两个方向进行了具体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