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规模扩张的同时带来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危机。教育资源的投入和教育条件的改善,并不能有效解决高等教育质量危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学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主体,学生发展的水平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但学生发展是一个难以测量的概念,如何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高低,如何揭示大学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学生自我报告的学习收获,即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间接测量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程度,以价值增值来看待学生的发展,分析学生在知识、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增值情况,进而评价大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这是研究学生发展的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研究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对某211高校2009级336名学生在大学4年自我报告的学习收获进行追踪调查和研究,探讨大学生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大学教育各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这相对单一年度的横截面研究来说,结论更为可信。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学生发展的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群体间发展趋势的差异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运用分层线性模型(HLM),分别建构学生发展的线性和非线性变化模型,探明学生发展的总体趋势,并通过构建学生发展的影响模型,对学生发展趋势及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研究发现,首先,学生在大学期间由学习收获表征的发展呈现出非线性增长趋势,具体到知识、能力、价值观等分收获方面的趋势略有差异,其中知识的增长速度最快,价值观的增量最小。其次,通过对大学生发展影响因素模型的分析发现,学生的背景特征,如性别、学科、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对其在大学期间的整体发展影响不大,学生发展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投入和院校投入,即学生的发展既依赖于校园环境的支持度和学业挑战度,又取决于学生对校园环境的感知和态度,以及学生自身愿意投入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院校要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业挑战并提供支持性的校园环境;其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其三,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经验,并鼓励学生有效参与其中,在课堂内外建立起合作交流的良性人际环境。同时,学校还需更加关注学生的“价值观”收获,这是一个“真正受过教育的人”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