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对于语言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语言学习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模式单一、课堂师生互动较少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并且对英语阅读持有消极的态度。斯坦(Stein)在2000年提出了多模态教学。多模态教学指在教学中运用两种及以上的符号或模态来呈现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多模态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多模态教学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高中和大学的学生,并且大多数都是理论研究。因此,本研究将多模态教学应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旨在探索多模态教学对初中学生阅读成绩、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态度的影响。研究问题如下:(1)多模态教学能否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成绩?如果能,是否比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更有效?(2)多模态教学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何影响?(3)多模态教学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态度有何影响?本研究以测试、问卷、访谈作为研究工具。整个研究持续了三个月,研究对象是四川省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七年级两个班的103名学生。4班为控制班,5班为实验班,分别对两个班采用传统阅读教学和多模态教学。最后,通过SPSS 25.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多模态教学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实验组阅读成绩平均分提高了3.49分。并且较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相比,多模态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更有效。第二,多模态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中学生的寻找细节信息能力以及理解主旨大意能力提升最大。第三,多模态教学有助于改变学生消极的阅读态度,问卷结果表明68.63%的学生认为多模态教学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总之,研究结果显示,多模态教学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