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为两种具有不同发病机制的常见精神疾病,常伴有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因为两者早期症状表现相似,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误诊,不利于患者尽早康复。目前对于单、双相抑郁患者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于两者之间的临床特征,所以进一步了解单、双相抑郁患者的睡眠和认知特征,对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至关重要。目的1.将单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与健康对照人群的主客观睡眠状况以及认知功能指标进行比较,旨在了解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2.探索单相抑郁患者与双相抑郁患者在睡眠障碍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特征的差异,为临床鉴别诊断及治疗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来源于符合纳入标准的河南省驻马店市精神病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间就诊的门诊或住院的30例单相抑郁患者和30例双相抑郁患者,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2.测评工具分别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下列相关测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焦虑及抑郁情绪严重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主观睡眠情况;采用多导睡眠图(PSG)评估客观睡眠监测;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事件相关电位P300(ERP-P300)评估认知功能。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非参数检验,各因素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其中有7人因中途不愿意继续参与本研究,自愿退出,最后共入组83人,单相抑郁组27人,双相抑郁组26人,正常对照组30人。三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相抑郁组和双相抑郁组在家族史、病程、发作次数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临床特征比较2.1焦虑抑郁HAMA、HAMD结果: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和正常对照组在HAMD总分及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相抑郁、双相抑郁与正常对照组在HAMD总分及焦虑躯体因子、认知障碍因子、阻滞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单相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在体重因子上并无差异,双相抑郁症与正常对照组在体重因子存在差异(P<0.05)。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相比,在认知障碍因子、睡眠障碍因子以及HAMD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双相抑郁组的认知障碍、睡眠障碍以及总分这三项上的得分均高于单相抑郁组。单相抑郁、双相抑郁及正常对照组在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相比,在HAMA总分及各因子分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且双相抑郁组得分均高于单相抑郁组。2.2主观睡眠PSQI结果:单相抑郁、双相抑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存在差异(P<0.05)。两两比较后得到: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组相比,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差异(P>0.05)。2.3客观睡眠PSG结果:单相抑郁、双相抑郁与正常对照组三组在睡眠效率(SE)、S1睡眠阶段(S1)、慢波睡眠时间(SWS)、快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相抑郁组慢波睡眠时间(SWS)增多,快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增长,氧减指数(ODI)增大(P<0.05);双相抑郁组睡眠效率(SE)下降,S1睡眠阶段(S1)、慢波睡眠时间(SWS)及百分比(SWS%)增加,快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增长,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氧减指数(ODI)及平均氧减幅度(MODD)增加,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及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减少(P<0.05)。单相抑郁组与双相抑郁组两组相比,双相抑郁组在睡眠效率(SE)及快动眼睡眠时间(REM)上低于单相抑郁组,在S1睡眠阶段(S1)、S2睡眠阶段(S2)、慢波睡眠时间(SWS)、快动眼睡眠潜伏期(REML)均长于单相抑郁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及平均氧减幅度(MODD)高于单相抑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4主观认知MMSE结果:单相抑郁、双相抑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延迟记忆、语言、视空间和MMSE总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两比较得到:单相抑郁组、双相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延迟记忆、语言、视空间和MMSE总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组相比,MMSE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差异(P>0.05)。2.5客观认知ERP-P300结果:单相抑郁、双相抑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300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两比较后得到:单相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在P3潜伏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N2潜伏期、N2波幅、P3波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双相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P3潜伏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N2波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组相比,双相组N2潜伏期、P3潜伏期高于单相组,同时N2波幅、P3波幅低于单相组(P<0.01)。3.相关性分析3.1 N2潜伏期与各量表得分均无显著性相关;P3潜伏期与HAMD、HAMA、PSQI量表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与MMSE量表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1);N2波幅与HAMD和HAMA量表呈负相关(P<0.05);P3波幅与PSQI呈正相关(P<0.05)。3.2 PSG各指标中睡眠潜伏时间(SL)与HAMD、HAMA、PSQI呈负相关(P<0.05);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与HAMD、HAMA显著正相关(P<0.01),与PSQI、MMSE 呈正相关(P<0.05);氧减指数(ODI)与 HAMD、HAMA、PSQI、MMSE 呈正相关(P<0.05);平均氧减幅度(MODD)与HAMD、HAMA、PSQI呈正相关(P<0.05),与MMSE呈显著正相关(P<0.01);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与HAMD、HAMA呈负相关(P<0.05);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与HAMD、HAMA呈负相关(P<0.05)。3.3 P300中N2潜伏期与PSG中总记录时间(TRT)呈正相关(P<0.05);P3潜伏期与快动眼睡眠时间(REM)呈负相关,与氧减指数(ODI)呈正相关(P<0.05);N2波幅与总记录时间(TRT)呈负相关(P<0.05);P3波幅与总记录时间(TRT)、睡眠期时间(SPT)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与总睡眠时间(TST)、S2睡眠阶段(S2)呈负相关,与SWS期睡眠百分比(SWS%)氧减指数(ODI)呈正相关(P<0.05)。结论1.单、双相抑郁患者均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且双相抑郁比单相抑郁患者严重;2.单、双相抑郁患者均存在主客观睡眠障碍,且双相抑郁比单相抑郁患者客观睡眠紊乱严重;3.单、双相抑郁患者均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且双相抑郁比单相抑郁患者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