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运河,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长城。不过,修筑长城为的是限戎马之足于塞外,而开凿运河,却是为了沟通经济文化于南北。二者同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奇迹,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意义--长城意味着关锁,运河意味着开放--然而它们却能在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彼此并行不悖。这种和谐共存吸引了无数学人注视的目光。对于长城究竟成功地阻挡过几番草原铁骑的南下、为封建王朝提供了多少安全保障,本文暂不作论述,引起作者兴趣的是这条世界上最古老、航线最长、贯穿南北、曾经作为封建国家漕运大动脉的大运河。大运河全线开通是在隋炀帝大业年间,呈南北向,改变了中国主要河流几乎都呈东西走向的基本格局。它流经全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江淮地区,对封建王朝的漕运事业以及改变南北经济格局、促进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有着难以估量的贡献。正所谓“功在当代,惠及长远”,有唐一代能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时期,与其最早承运河之惠是有相当密切之关系的。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工商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商业行为和商人阶层的出现,促进了社会时尚、文化思潮甚至于朝廷制度的变革。也是在这一时期,全国经济、文化中心逐渐南移,东南地区日益为封建国家所倚重,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成为维系朝廷命运的重心,满载粮食以及各类物资、商旅、游客、学子的船只日夜在运河上热闹地行驶着。对于唐代及其后封建国家的经济发展、南北文化交流乃至种种社会变革,运河都是不可替代的见证者和推动者。众所周知,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不是阴谋、颠覆、刀光剑影和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改朝换代,而是文化的积累和技术发明,是不断进步的哲学和技术力量推动着历史前进的车轮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就唐代而言,也是如此。唐初,由于高祖和太宗明智的养民安民政策,国家很快便走向稳定富强。但高宗以后,这种富足情况逐渐有了变化。由于一些人所共知的原因,比如关中开发过度,自然环境被破坏影响到农业的发展;人口激增,尤其是不从事劳动的官僚阶层日益膨胀,需要百姓养活的官兵越来越多:皇族生活日渐奢靡,导致费用倍增等等,仅关中一地,已远不能负担这笔巨额的开支。于是,大运河开始倍受关 论文摘要注。换言之,隋扬帝修凿好的这条当时主要用于帝王出巡的人工河道,正是从这时候开始发挥它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运河的这一功能不受政治力量的控制,官方史籍中也罕见特别记载,但在文化传酗上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本文所要解读的便是这种意义上的运河。 全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概述隋唐运河的开凿和幽情况,作为下文论述的基础; 第二章、第三章分别介绍文人诗作中所见唐代粮食、布帛、盐及茶叶在运河上的转运,从中可以看出运河对唐代南北经济的沟通作用; 第四章为运河行旅,主要是从诗歌中寻找唐代文人遗留在运河上的足迹,包括他们对南方经济发展的描写,对南方文化的欣赏与接受以及他们在运河及其沿岸城市的乐游和伤离。文人笔下的运河,洋溢着浓郁的市民文化氛围,草市夜市、瞅歌女、街头攘攘、人声鼎沸的情景描写频频出现。在文人眼里,运帆然是一条活跃而流动着的市民文化带,而形成这条文化带的背景,正是中唐以后江淮工触的日益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第五章主要是通过对比唐代政治家和部分文人对隋扬帝开河这一史事的不同态度一一对运河只字不提与充分肯定开河之功,以及文人诗作中酿形象的变化,来分析中晚唐部分文人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与价值倾向的调整。正是因为中唐以后,一些文人开始游离正统的儒家济世思想,不再只以“君”、以国家意志为自己的意志,而是开始由过于激进的政治进取和道德自励转向较为温和平实的人生态度,开始从“我”出发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文人眼中才可能出现一个较为全面的隋汤帝形象;同样地,以平静而平等的态度,力求客观地描写商贾,贵本而不贱末,重义而不轻利,也是文人人生价值观发生擅变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