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放结构是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一种崭新的结构形态,它运用了这一时代所特有的创作语言,并与这个时代整体的文化因素进行全面的交融互动,进行一种“并不仅仅是停留在筑有围墙的花园”内的结构革新实践,是二十世纪音乐结构创作的新发展。本文对20世纪开放结构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借助“解构”与“重构”的哲学视域,考察当代先锋作曲家如何以不同的“解构”策略打开与突破传统封闭结构的固有结构模式,剖析隐含于开放结构背后的跨学科文化视角与作曲家的个性化音乐观念,并进一步从“重构”的角度,探究开放结构在20世纪60年代后的新发展方向与趋势。本文对开放结构研究的总目标,是为了推进音乐结构理论的新发展。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梳理开放结构概念形成的理论路径,考察其形成的已有历史尝试,提出基于辩证关系上的两种结构类型:“封闭结构”与“开放结构”。通过这一对立结构力的辩证过程,明确开放结构的研究定位与理论旨趣。第二至第六章是本文的中心部分,分为上篇与下篇,着重剖析20世纪50年代后作曲家开放结构观念及实践的具体表现。第二与第三章为上篇,从“解构”视角,对欧美四位作曲家及其作品——艾尔?布朗《可动结构Ⅱ》、凯奇的《变化的音乐》、布列兹《第三钢琴奏鸣曲》、斯托克豪森《瞬间》——的开放结构之具体结构形态展开比较分析,深入作品本体内部,从微观的结构要素到宏观的结构途径对作品做细致的技术分析,同时借助跨学科视角,挖掘欧美作曲家不同结构观念形成的文化因素,揭示他们为打开“封闭”结构而采取的多样性的解构策略及致力于结构自身革新运动的种种努力。第四、五、六章为下篇,从“重构”视角,主要探讨开放结构在解构了封闭结构后,如何启发与影响当代音乐创作的新一轮创建。这一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遴选3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作品——卢托斯瓦夫斯基《威尼斯游戏》、赖利《In C》、谭盾的《鬼戏》——展开多角分析探究,试图追索他们在开放结构后所构建的新的创作轨迹。文章的最后一章从哲学层面对开放结构的解构与重构意义进行评价与思考,指出其价值以及留待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