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从2015年开始实现资本净输出,从2016年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全球占比首超一成,逐步转变为对外投资大国。本文在中国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大国的背景下,从知识产权保护这一视角,运用拓展的引力模型,采用从2008年至2017年共33个东道国的数据,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问题,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为中国未来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区位选择提供对策建议。
第一,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然后分别梳理制度因素、知识产权保护对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文献,最后对现有文献进行评述和总结。第二,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情况及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第三,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来阐述一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第四,经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说,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目前中国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向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劳动力成本较低、贸易开放程度较高、和中国的贸易往来比较密切、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政策比较开放的国家进行投资。(2)将东道国按照不同经济体、不同区域进行分组,得到的结果不同。发达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优于发展中经济体,更有利于吸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转型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还不够显著。沿线国家较非沿线国家的影响显著,这说明中国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的时候明显是会考虑到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3)将东道国根据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分组,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得分为5-6分的国家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具有吸引力。第五,从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提出中国未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建议。
第一,首先对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的发展进行简要回顾,然后分别梳理制度因素、知识产权保护对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文献,最后对现有文献进行评述和总结。第二,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情况及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现状、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第三,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利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来阐述一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第四,经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说,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目前中国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时候,更倾向于向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劳动力成本较低、贸易开放程度较高、和中国的贸易往来比较密切、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政策比较开放的国家进行投资。(2)将东道国按照不同经济体、不同区域进行分组,得到的结果不同。发达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优于发展中经济体,更有利于吸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而转型经济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还不够显著。沿线国家较非沿线国家的影响显著,这说明中国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的时候明显是会考虑到沿线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3)将东道国根据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进行分组,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得分为5-6分的国家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具有吸引力。第五,从国家、行业和企业层面提出中国未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