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和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内在价值,而且有利于吸引长期稳定的国际资本,并使资金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公司治理也正因此受到重视。特别是随着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丑闻的爆发,公司治理开始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研究和探讨的焦点。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核心内容之一的公司治理也开始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公司治理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上市公司因其涉及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而更加受到研究者们的青睐。但国内现有的研究仍停留在把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其公司治理问题,未深入剖析每个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和模式。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化,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众多的民营企业通过买壳、借壳上市或者直接发行等方式成为证券市场的一员,民营上市公司也逐渐成为证券市场上一类日益引人注目的主体。民营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成为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 论文深入探讨了民营上市公司制度变迁及其治理模式,采用比较分析法研究了民营上市公司与非民营上市公司治理差异,界定了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并提出了绩效测评方法,运用SPSS和多元回归等实证检验方法对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绩效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水平与治理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对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改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经理人持股对治理绩效影响不大,但独立董事的规模对治理绩效的改进有积极的正面作用。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提升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绩效的内部治理角度的建议:降低民营上市公司的整体负债水平,适时提高长期负债比例;采取措施适时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提高民营上市公司股权的流动性,实现股权类型对治理绩效的促进作用;适时提高经理人持股比例,加强经理人持股的激励功能;改善董事会结构,强化董事责任,进一步健全独立董事制度。 以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绩效为研究对象,论文全面而系统地剖析了民营上市公司治理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在民营化理论研究上,为民营经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上,为中国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开辟了一块全新的领域;在公司治理实践运用上,为民营上市公司改善公司治理、提升治理绩效提供了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