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理论为指导,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对研究区长6期的物源、沉积体系及发育模式、事件沉积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几点进展:1.利用Dickinson三角投点图判别了物源区的构造背景,通过碎屑组分分布、重矿物组合分区、岩屑分布及地震剖面等多种角度对研究区延长组长6时期的物源及源区母岩性质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6期物源区构造背景为构造较复杂的造山带,在宁县-庆阳地区存在了西部、西南和南部三个不同物源方向,东北部为混源区。2.以区内野外露头、钻井岩芯、测井及地震等资料为基础,进行了沉积相研究。认为三角洲、湖泊、浊流是宁县-庆阳地区长6时期的主要沉积类型,而浊积岩沉积广泛发育,鄂尔多斯盆地长6沉积前的盆地底部形态具有“南陡北缓、西陡东缓”的特点,这种特点造成了沉积区内属于“深水-陡坡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浊流沉积”。主要储集体为三角洲前缘砂体和半深湖的浊积岩砂体。3.盆地浊积岩具有典型的浊流沉积特征,为低Eh值的还原环境产物。浊积岩成因研究表明,研究区内浊积岩为低密度流的湖相浊积岩,为盆地西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垮塌成因,并且具有“多源性”。其次,建立该地区浊积岩形成发育模式。4.根据凝灰岩的岩石学特征,探讨凝灰岩的属性。另外对研究区是否属于缺氧环境进行讨论。5.长6时期主要的事件沉积有浊流事件、火山事件、缺氧事件和地震事件等,通过延长组高阻泥岩及有效烃源岩分布特征,结合沉积相及地震相分析,这些事件与长7-长6的储层、烃源岩等密切相关。就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而言,该类事件沉积为区域性和地方性事件沉积,并与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对延长组油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对研究区内的浊流事件、火山事件及缺氧事件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行探讨,综合分析其对油气聚集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