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虫腈在稻田中的环境归趋及其对水生生物风险评价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hua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虫腈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种新型杀虫剂。为了科学评价丁虫腈在环境中的降解机制及其在稻田使用后对水生生物的风险。本文研究了丁虫腈及其代谢产物在稻田环境介质中的检测方法;丁虫腈在水和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影响因素及其代谢机制;土壤对其的吸附、移动和影响因素;最后应用多层次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系统评价了丁虫腈在稻田使用过程中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及其在稻田-鱼塘生态系统中的消解动态。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丁虫腈在水和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影响因素和代谢机制。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丁虫腈在水体中的光解、水解及其在5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丁虫腈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的缓冲溶液中比较稳定、不易水解,而在碱性且温度较高条件下水解较快,在50℃、pH值为9.0的缓冲溶液中降解半衰期为26.7d。通过对水解产物的鉴定,推断丁虫腈的水解机理为碱催化水解。在光照度条件为40001x、紫外强度为25μw/cm2的人工光源氙灯条件下、丁虫腈在秦淮河河水、滆湖水和超纯水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3.0min、37.7min、96.0min,王要降解产物为氟虫腈。丁虫腈在5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在积水厌气条件下降解半衰期小于好氧条件。在陕西潮土中降解最快,好氧和积水厌气条件下半衰期分别为89.3d和69.2d2.丁虫腈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特性研究。采用振荡平衡法和薄层层析法,研究了丁虫腈在5种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移动特性及影响因素。丁虫腈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的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陕西潮土>江西红壤>南京黄棕壤,吸附系数Kf值分别为599.6、306.8、290.9、132.8、87.9mg1-nr·kg-1,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对丁虫腈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kJ/mol,属于物理吸附。丁虫腈在5种土壤中均不易移动,土壤薄层移动试验的Rf值均小于0.17。3.运用多层次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丁虫腈稻田使用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及其消解规律。结果表明,丁虫腈对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的LC50(96h)分别为0.40和0.011mg-L-1。丁虫腈施用后除少量漂移损失外,主要残留于水稻植株与田水中,模拟系统和野外系统中稻田水中最高浓度分别达到0.034mg·L-1、0.024mg·L-1,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0d、3.12d。施药24h后,将模拟降雨将稻田水排入试验塘,模拟系统和野外系统中,试验塘水体中丁虫腈最高浓度分别为0.0018mg·L-1、0.0011mg·L-1,消解半衰期分别为8.9d、7.2d。水体中丁虫腈主要的消解途径是水稻土和底泥的吸附作用,而且丁虫腈在水稻土和底泥中降解缓慢。试验结果同时表明丁虫腈乳油稻田施用对鲫鱼和中华绒螯蟹危害较小,对罗氏沼虾有一定的潜在危害。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种地理软件层出不穷,这些软件成为地理教学的新手段、新工具。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列举教学案例,给出了Google Earth辅助
"童玩"是一种基于儿童立场的快乐学习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教育资源呈开放、多元、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的发展趋势。以"童玩"理念为指引,在语
目前朝鲜族社会正进入历史的抉择期,如果我们不在未来的20-30年的历史时期内解决朝鲜族社会所面临的人口流动和集居地空洞化等主要问题,朝鲜族社会的解体或许会成为现实。现
传统的科层制学生组织具有如下缺陷:等级制,"官僚主义"滋生;管理层次多,信息不对称且效率低下;程序固定,缺乏创新活力;专业分工,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封闭,受益学生少。作为
<正>近年来,"教育家办学"渐渐成为社会热议话题。按理说,"教育家办学"有如"商人经商"或"农民种田"一般,是个不言自明的命题,但是,缘何这一常理层面的命题却需要大力倡导乃至
工业遗址的可持续设计不只是一种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循环模式,而且还是现代化城市环境形象构建的宣传载体。黄石作为国务院确定的资源枯竭型城市,亟需在转型发展道路上突破自身
旧时代在新时代尚不尽人意时已经消逝,历史正处于重大转折之中那天到河津市区已是傍晚5点左右。早上6点出杭州的家门,在运城逗留5个小时,离杭11个小时后终于到了这个刚闻其名
目的定量研究哈尔滨市日均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影响,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哈尔滨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及气象、大气污染
家长除了供养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态度及习惯,更应该教导他们,教他们坚守正直的品质,尊重他人,让他们成长为有责任感、有爱心的成年人。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点点滴滴的关
我国刑法通说主张违法性认识不要说,认为犯罪的成立不需要具备违法性认识。现行刑法经过了一系列调整,并增加了大量的法定犯条款,相应地对违法性认识不要说造成了冲击。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