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选是一位上承南宋院体绘画,下启元代文人粗笔写意绘画的过渡性画家。在南宋景定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但没有及第,在宋代也没有进入仕途谋得官职。宋元易祚之后,面对元代蒙古统治阶级的招隐,钱选没有附和,而是选择了以书画终其一生。钱选在元代初年身居“吴兴三绝”、“吴兴八俊”之列,其绘画在当时有着较大影响,以至于不少人以作伪他的假画谋取钱财。钱选的绘画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文气与书卷气,对元代画坛有着较为深刻地影响。钱选的山水画作品如《浮玉山居图》继承晋唐而自出清雅一格,画法摒弃了南宋山水画刚猛雄健的笔法向粗笔文人写意转化,风格松灵苍润,格调清雅,水墨清华。他的花鸟画技法具有突破性,是将南宋院体的细腻与精巧工致经“破坏性”的“洗”,而创造出一种松灵文雅的绘画风格。他的绘画直抒内心世界,是“心理破碎化”的时代感受,是他内心所思、所想的绘画表达。虽然钱选没有留下系统的绘画理论,也没有旗帜鲜明的倡导什么理论观点,但他的艺术实践却十分清晰的指向了“绘画的书写性”与“古意”。钱选在题画诗中多次使用“写”字,那工整细笔之若游丝般的运行与随意勾勒、随心写就的粗笔豪放的挥洒都是“书写性”的最佳演绎。钱选的“古意”则体现在对唐代青绿山水画、人物画等的复兴,他的这些复古的实践性导向对赵孟頫以及元代画坛产生了影响。作为文人画家的钱选,进一步发展了文人画所倡导的诗、书、画、印融于一体的艺术形式。他的绘画几乎每画必诗,而且题写的位置与赵佶、赵孟坚等人有较大区别,是将诗视为绘画构图的一部分,体现了诗与画面内物象高低错落的掩映关系,这可谓是钱选在诗、书、画、印结合这一艺术形式发展中的巨大贡献。钱选画风之独到,学术之深厚,绘画风格清新淡雅,自成一家,他的绘画极大地推动了元代文人画发展的进程,是元代绘画新貌的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