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标法作为现代法治社会调整市场经济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的概念和问题层出不穷,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滞后性。近年来,一种新的商标侵权形式渐渐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商标反向混淆。在反向混淆侵权当中,被侵权者往往是经济实力弱小,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侵权者反而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相较于被侵权者绝对的市场地位。反向混淆问题在定义、判定标准、责任形式等各方面均与传统的商标混淆理论存在较大差异,理论界对于其切确的认定方式也莫衷一是。其作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衍生品,必定会在未来我国商标侵权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反向混淆问题的实务经验和相关的理论研究却寥寥无几。为了更好地维护商标权益,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确保公众的利益,有必要在对商标反向混淆问题的起源、发展、危害、定义标准、责任形式等一一进行梳理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意图通过系统分析和研究反向混淆问题,梳理与之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中的对应处理方式,使得国内学术界和立法界对商标反向混淆这一特别的商标侵权模式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总共可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个部分,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引言部分对本文选题和写作的目的作出了简要的陈述,同时概括地阐明了该论文在写作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第一章为商标反向混淆问题的概述。从商标反向混淆的起源说起,将目光聚焦在其起源地——美国,梳理和分析了商标反向混淆问题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现状。之后又发散开来,阐述了许多其他国家目前对商标反向混淆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最后,论述了反向混淆问题在中国的发展现状。通过不同国家对此问题的理论态度,给予商标反向混淆问题一个全景式的展望。其次,对反向混淆的相关概念做了介绍,并且罗列了其在实务中不同的表现形式。第二章为商标反向混淆的危害及其制度基础。在第一章的基础上,本章更加理论性地深入剖析了反向混淆问题对商标管理、商标权利人和竞争环境的危害。同时从保障权利、实现平等和经济效率三个方面揭示了规制商标反向混淆问题的制度原因。本章承前启后,既延续前一章节对商标反向混淆问题的意义做更深入的研究,又为下一章更深入的理论探讨打下基础。第三章为反向混淆的认定标准和责任形式。本章以“非诚勿扰”案作为切入点,同时结合对比美国认定商标反向混淆的几种方式尝试归纳了商标反向混淆问题的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以反向混淆方式侵害商标权的责任形式,在赔偿方式上,以“新百伦”案为例,着重论述了反向混淆问题在计算赔偿数额上具有的特殊性。第四章为规制反向混淆的立法建议。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对应反向混淆问题上的处理态度和现有制度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权利、构成要件的确认和赔偿方式及诉讼时效的调整上一一给出意见和建议。结语部分对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进行了总结概括和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