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凭借高效、准时、环保等诸多优势,从丰富多样的城市交通运输工具中脱颖而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乘客作为轨道交通网络中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对出行时效性、便捷性、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为能够提供给乘客更好的出行体验,掌握其出行特征是前提条件。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可以揭示乘客的出行特征,反映轨道交通网络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运营状态,是行车组织方案调整与优化的重要基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凭借高效、准时、环保等诸多优势,从丰富多样的城市交通运输工具中脱颖而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乘客作为轨道交通网络中最重要的服务对象,对出行时效性、便捷性、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为能够提供给乘客更好的出行体验,掌握其出行特征是前提条件。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可以揭示乘客的出行特征,反映轨道交通网络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运营状态,是行车组织方案调整与优化的重要基础,掌握客流的时空分布规律有助于管理者对运营调度决策的制定。列车运行时刻表详细记录了列车经过每一站的到站时间和离站时间,本文利用AFC数据以及列车运行时刻表数据推算乘客的出行路径以及乘坐的列车车次,得到乘客途经每一站点的时刻,并将结果推算至轨道交通全网,对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成果如下:(1)结合轨道交通网络特点,选择K短路搜索算法对物理路径进行搜索,并对算法进行改进。将对站点的K短路搜索转化为对线路的搜索,并且依据起讫点(OD)所处线路间的连接关系、起讫点是否为换乘站以及起讫点所属线路的换乘站点个数三方面因素,对OD进行分类,以此筛选出可以通过最短路搜索的OD,从而降低搜索量;结合刷卡数据和列车运行时刻表数据,根据总行程时间阈值对物理路径进行筛选,提出动态时间约束条件对乘客的进出站时间、换乘时间进行约束,对乘客的时空路径进行搜索。(2)依据有无车次、乘车车次数量、换乘次数三个指标对乘客行程进行分类,综合考虑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状况和乘客出行习惯,对不同类别的行程分别设置相应的匹配规则,并且对无车次情况进行修正,将所有乘客匹配至对应的车次。以南京市轨道交通作为实例研究,利用南京地铁公司提供的AFC数据以及列车运行时刻表数据,对算法进行分析与验证。(3)基于本文算法所获得的乘客个体的时空路径,从换乘站点、线路、断面三个角度计算全网的客流量,探索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时间维度上,工作日的换乘客流量大于休息日,且周五的换乘客流量最大,周日换乘客流量最小;工作日换乘客流量表现出明显的早晚高峰特征,且早高峰换乘客流量大于晚高峰,而休息日的早晚高峰特征不明显;工作日高峰期内每10分钟的换乘客流量存在明显的峰值,早高峰的峰值出现在8:10-8:20期间,晚高峰的峰值出现在17:50-18:10期间。在空间维度上,大行宫、新街口及南京南站的换乘客流量较大,且三个换乘站点的换乘客流量分布均表现出方向不均衡的特点,其中,大行宫站和南京南站换乘客流的潮汐现象较为显著;1号线、2号线、3号线承担了主要的客流运输工作,且客流量排名前十的断面均位于这3条线路;1号线、2号线、3号线的客流均表现出潮汐现象,其中,3号线潮汐现象最明显的区域为线路北部的天润城-大行宫,2号线潮汐现象最明显的区域为线路中部的孝陵卫-集庆门,1号线除南部的部分断面以外,全线其他各断面客流均有较为明显的潮汐现象。
其他文献
海量数据对数据中心传输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下一代400G以太网中,单路数据速率要达到50G/bs以上,基于NRZ信号的串行传输系统已无法满足带宽的需求。而四阶脉冲幅度调制技术(PAM4)以其带宽压缩的特性,广泛应用于50Gb/s以上的超高速串行传输系统中。本文研究基于65nm CMOS工艺的50Gb/s PAM4信号串行通信接收器设计。本文的PAM4接收器包括一个由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CTLE
贫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贫困问题又不是一个可以一概而论的问题,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原因和特点,因而反贫困斗争也往往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扶贫过程中的新变化和新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和目标任务,推进实施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扶贫工作。“尖刀班”作为恩施地区扶贫专项组织,利用责任机制压实扶贫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切实有效的扶贫之路。本文采用个案研究作为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和大数据(Big Data)的广泛应用,服务器集群发展迅速,大量的数据负荷要求其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C,PMIC)拥有更好的瞬态性能。而电源电路的环路非最优设置、外围器件老化以及制造工艺偏差等问题,降低了系统的瞬态性能,甚至会影响到环路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系统识别(System
工程师是企业中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人员,工程师与高校专家、技术经纪人的交流沟通,有助于区域工程师的技术进步,也有助于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进行。为上述人员提供一个交流的社区,可以为其交流沟通提供便利。目前市场上有提供交流服务的社区,但由于缺少针对性的数据分析及运营工具,其功能无法完全满足本文业务场景下需求。具体来说,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运营人员在拉新工作中很难确定邀请哪些工程师以及高
剪力墙是重要的抗侧力构件,现有单一材料剪力墙存在一些不足,现代超高层建筑亟需承载能力高,延性好和耗能能力强的组合剪力墙。借鉴钢管混凝土结构的优点,提出一种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由端部槽钢、外侧双钢板和拉结钢板组成,内部空腔填充混凝土。通过对比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进行抗震性能研究。同时,结合实际工程,对钢管混凝土框架—格栅式双钢板剪力墙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
大规模MIMO由于能够有效地提升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频谱效率以及实现绿色通信,已经成为当前以及未来的无线通信核心技术。为了有效发挥大规模MIMO技术的优势,信道状态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最为广泛运用于实际的FDD系统,基于稀疏性与压缩感知技术,研究了大规模MIMO下行信道状态信息的获取方案。首先,本文简述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发展前景;介绍了MIMO技术的发展以及优势;概述
滑片式压缩机是空调、制冷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在制冷系统中起到压缩、传递制冷剂蒸汽的作用,保证制冷循环正常运行。一个优良的滑片式压缩机应具备低摩擦、高排量、高效率等特点。压缩机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空调、制冷系统的性能,因此滑片式压缩机的改进设计及其动态特性研究一直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滑片作为滑片式压缩机中的薄壁构件,在高转速和高负载情况下十分容易损坏,滑片摩擦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压缩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