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兰克福学派是迄今为止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大的理论流派,霍克海默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首位代表人物,构建了社会批判理论体系,为整个学派奠定了理论基调,开启了20世纪西方思想史上一股强劲的反思与批判浪潮。 任何理论都无法割断与思想史的联系,批判理论亦不例外。它的理论渊源是多元的,除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批判理论又受到康德理性批判和黑格尔辩证法的影响,更有叔本华生命意志哲学的影子,还受到了卢卡奇物化理论和科尔施总体性原则的滋养。纵观霍克海默一生的思想发展轨迹,他经历了由早期激进批判到晚年倾向改良的转变。当批判理论由于主体缺失、道路空幻等内在缺陷陷于困顿之时,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人物哈贝马斯扭转了批判理论的方向,用交往行为理论开启了一条新的批判之路,而学派第三代人物霍耐特则尖锐地指出批判理论中社会维度的缺失并建立承认理论。这些在批判批判理论基础上构建的理论形态,都在当代西方思想界产生了巨大的震动。 按照“面向理论的批判”和“面向现实的批判”两个维度,本文阐述了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将之与马克思主义进行对比,力图实现二者的交流和对话。在马克思主义的视野中,在整个历史变迁和思想史发展中,去寻找批判理论的坐标和价值,并探究其缺陷,尽力给予其客观公正的评价。批判理论从本质上来说是对成熟资本主义社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是一种充斥着浓厚精英气息和悲观色彩的理论,其对工具理性、科学技术和文化工业批判是入木三分和发人深省的。 虽然批判理论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但是它关注的诸多问题却是当下中国正在经历的,研究它对于中国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只有培植严肃的批判声音,辩证对待科学技术,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观,构建人文理性和精神家园,才能走好社会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