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表面波甲醛气体传感器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我国传感技术正在蓬勃发展,应用领域已渗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对传感器新理论的探讨、新技术的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究已成为传感器总的发展方向。声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SAW)气体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分辨率高、体积小,易于集成化等特点,成为国际上器件研究的新热点之一。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声表面波甲醛气体传感器的设计及其气湿敏特性和选择性的研究,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识别混合气体。首先基于声表面波谐振器(SAWR),采用射频放大器和必要的LC移相网络,设计出输出频率稳定的振荡器。将未涂敷敏感膜的声表面波振荡器的输出作为混频器的本机振荡频率,和涂敷敏感膜的声表面波振荡器的输出进行混频,把频率降到可以使用单片机测量的范围。通过整形电路,使混频后的正弦信号变为方波信号。设计了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传感器输出频率进行采集和显示,并送入PC机中进行存储和作图等操作。研究敏感膜的涂敷方法,最后选用旋涂法对敏感膜进行涂敷。研究敏感材料薄膜的厚度对灵敏度及响应时间的影响,综合考虑后选择180nm厚的敏感膜。选用乙基纤维素(ethyl cellulose)、聚异丁烯(Polyisobutene)和聚环氧氯丙烷(Polyepichlorohydrin)三种敏感材料,涂敷于声表面波传感器上对甲醛及干扰气体(乙醇、丙酮、甲苯)进行测量。使用涂敷NaCl和BaTiO3敏感膜及未涂敷敏感膜的声表面波传感器对湿度进行测量。针对传感器对各种气体的交叉敏感特性,采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混合气体的成分进行分析。网络为3层网络,输入层8个节点,隐形层10个节点,输出层4个节点,输入层数据来自8个声表面波气体传感器组成的传感器阵列。BP神经网络用传感器阵列输出的数据进行学习,直至网络的样本输出误差小于期望值。使用训练过的BP网络对一些保留样本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使用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地用现有选择性较差的气敏传感器元件,分析出甲醛、乙醇、丙酮、甲苯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成分和浓度。
其他文献
C语言是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首选入门语言,其应用十分广泛,通过多年的C语言教学得到了一些教学心得,在此与大家分享.
在模拟CMOS 单元电路的设计自动化和优化方面,现有的仿真方法大多是基于常规数值计算方法,不仅计算复杂,而且精度不高。为此,根据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和量子行为特性,提出一种基于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是当今计算机网络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分布的具有感知、计算和通信能
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立德树人的重要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每所院校、每位教师都应围绕这一根本任务来开展、组织教学工作.从教学
碳化硅具有优越的材料性能,在高温、高频、大功率器件和集成电路制造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近年来国际半导体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成熟的硅器件通常只能在200℃结温以下工作,
本文旨在制备和研究具有良好的低频波段微波吸收功能的吸波剂——碳纳米管复合吸波材料,Fe/Al_2O_3磁性复合吸波材料,Fe、Co、Ni合金及其复合吸波材料。采用热CVD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并运用高温氧化、浓盐酸处理和HNO_3/H_2SO_4混酸回流工艺对其进行纯化;采用FTIR、TEM和EDS比较各工艺对碳管表面结构的影响程度,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定经不同工艺纯化后,碳管在0.5~6.0GH
就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而言,医护英语的教学非常重要,是英语教学最终走向工作和社会的需要.但同时受职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制约,要实现这一目标并非轻而易举,需要全方位的教学
立德树人思想指导下,职业教育应积极转变传统以技术教学为主的教学理念,注重教育教学中学生德育的渗透.互联网已经深入职业教育的体系中,成为职业学生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