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偶联剂在金属预处理及有机涂层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wangnan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烷偶联剂作为连接两种不同性质材料的“分子桥”已经在复合材料、涂料、胶粘剂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硅烷偶联剂进行金属表面预处理具有无污染、适用面广、成本低、对有机涂层粘接性能优异的优点,从而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成为目前表面处理工艺的研究热点。由于硅烷偶联剂对金属基体和有机涂层的选择性,硅烷的水解、金属表面硅烷膜制备等工艺因其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这都大大限制了它的工业化进程。鉴于此,本文优化选择了三种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KBM-7103),分别对其水解工艺、硅烷膜制备工艺、性能测试、结构表征及硅烷偶联剂在难粘涂层(聚乙烯涂层、氟树脂涂层)中的应用做了试验性研究,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 本文在讨论了硅烷偶联剂水解与缩合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所选三种硅烷的水解工艺,确定了工艺参数。采用对水解体系无干扰和破坏作用的电导率测定法检测硅烷的水解程度,对水解溶剂、水解时间、溶液浓度、pH值、温度、添加剂等因素对水解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混合溶剂(水+醇)作为硅烷的水解溶剂较单一的醇解和去离子水水解要好,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硅羟基(Si-OH)含量;随着水解液中硅烷浓度的增大、水解时间的延长,硅烷溶液的稳定性降低;pH值只是对水解速度有很大的影响,pH值高助水解,反之则助缩合;20~40℃为最佳水解温度;多元醇的加入可以降低硅羟基缩合的几率。 本文采用钢基体在硅烷溶液中浸涂,进而经固化处理的工艺制备硅烷薄膜。通过对硅烷膜粘接性能、耐蚀性能测试,验证了硅烷膜制备工艺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膜与基体的粘接强度随硅烷水解时间和固化时间的延长,固化温度的升高,硅烷溶液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变化;钢基体经硅烷化处理后的耐蚀性能明显优于磷化处理;不同的硅烷对基材的防腐保护效果有选择性;硅烷膜耐酸性不好,但具优异耐碱性。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测试手段对硅烷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利用热失重分析(TG)技术测试了KH-560、KBM-7103硅烷膜的热分解温度,研究了KH-560硅烷膜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硅烷在选用的水解溶剂中不仅仅是一个溶解过程,其水解反应效果明显并有大量硅醇生成;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溶液中的硅羟基会逐渐形成二聚体或三聚体或更大的交联体;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固化温度的升高,膜中硅羟基含量逐渐降低,而由硅羟基缩合而成的Si-O-Si
其他文献
为构建数据结构中递归算法的统一知识体系,分析了常见数据结构的递归本质及递归算法的组成要素,提出了递归算法转非递归算法的一般原则,根据递归算法的分类设计转换模型,通过
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有效抑制会计舞弊的发生, 大大降低舞弊发生的几率, 从而更好地实现对会计舞弊现象的治理.本文主要从企业已经开展的关于内部控制对会计舞弊的抑
印染工业是现代工业中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产业之一,由于传统废水处理方法存在的局限性,促使我们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途径来处理这种废水。光催化氧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技
通过理论分析、有限元仿真和实验研究,对超声内圆磨削系统中回转式非接触超声电能传输装置的磁芯材料、线圈绕法、磁芯线圈间距和磁芯结构进行选取和优化,并对应用了该回转式非
自2006年以来,353130B紧凑型轴承在70 t级货车上大量投入运用,随着首次车辆段段修修程的逐步到来,在现场质量验收过程中,发现了较多353130B型紧凑型轴承密封装置开胶、脱落问
渝东南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而渝东南民间家具受传统中原文化的影响则源远流长。一方面,它借鉴和吸取了中原传统家具中的优秀元素;另一方面,由于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民俗特征,其民
在国Ⅴ标准0#车用柴油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150μg/g、300μg/g的铁基添加剂(Fe-FBC),制备Fe150和Fe300两种燃油,并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采用颗粒采样分析仪进行排气颗粒采集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阿司匹林抵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雄性8周龄Wistar大鼠96只,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正常组(n=48)。糖尿病组大鼠腹腔一次性注射1%链脲佐菌素(S
目的 了解我国大学生人格障碍流行病学现状、B群人格障碍的临床特征及人格五因素特征,探讨早期心理创伤与B群人格障碍的关系,进一步认识我国大学生的人格发育状况,为心理
柴油机排气中微纳米颗粒物质量与数量浓度较高,是危害大气环境与人类健康的诱因之一。优化缸内燃烧过程与应用后处理装置虽然可以大幅降低柴油机颗粒质量排放,但是对超细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