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物地理学(Zoogeography)是研究动物的生活、分布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地理学和动物学交叉形成的学科,作为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搞清楚动物的分布格局,再进一步探讨格局背后的地理成因。动物地理学利用分子和表型研究两种手段,结合已有的地质、气候变化资料来解释产生分异分化的地质历史原因。表型(形态学)研究作为动物地理学的基础手段,始终被业界学者重视。两性异形(Sexual dimorphism)是指同一物种的不同性别之间的外表有显著的分别,包括体型、颜色、用作求偶或打斗的身体器官等。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种群间具有显著的差异,这种与地理分布相联系的变异,称为地理变异(Geographic variation)。研究动物的地理变异(GV)和两性异形(SD),有助于了解不同地理种群和性别对自然地理环境变化作出的响应机制,反映种群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方式的不同。而从古气候、古地理的角度研究物种的的生物演化过程,可以为分布格局的形成提供更科学的认识。原矛头蝮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Cantor,1839)隶属于蝰科(Viperidae)蝮亚科(Crotalinae),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南和西南部、老挝、孟加拉国、越南北部、缅甸北部及印度东北部,是原矛头蝮属内分布最广的两种蛇之一,其分布范围覆盖了不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分布区在动物地理区划上主要属于东洋界的华中区和华南区。该属近年来陆续有几个新种被发现,其中大别山原矛头蝮P.dabieshanensis Huang et al,2012和茂兰原矛头蝮P.maolanensis Yang et al,2011与原矛头蝮在形态上较为相似,茂兰原矛头蝮与原矛头蝮具有较近的谱系关系。对原矛头蝮的研究以往主要集中在其系统关系上,涉及原矛头蝮的地理分布及两性异形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共对采自国内的的142个原矛头蝮样本的29个形态特征进行了形态测量和记录,利用SPSS、GIS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分别使用了方差分析(ANOVA)、协方差分析(ANCOVA)、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主成分分析(PCA)等方法,对分布于我国的原矛头蝮两性异形和地理变异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出现这种差异的地理学或生物学原因,对现今原矛头蝮的分布格局进行初步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原矛头蝮存在明显的两性异形。具有两性异形的特征涉及腹鳞(VS)、尾下鳞(SC)、尾长(TL)、眼径(DIAE)、尾背鳞片变化位置(SC10-8)、尾背鳞片变化位置(SC8-6)、头宽(WHEAD)及头长(LHEAD)8个特征;雄性表现出更大的眼睛和更长为尾,雌性则具有更大的头(头宽和头长);雄性具有较少的腹鳞和较多的尾下鳞,雄性在尾部鳞片变化位置(SC10-8,SC8-6)上均较之雌性靠后。原矛头蝮大陆种群不存在明显的分化;雄性原矛头蝮表现出海南岛种群与大陆种群的分化,但这种分化在特征上是连续的,尚达不到亚种的水平。原矛头蝮两性差异和地理分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选择和性选择共同影响的结果。性选择可能趋使雄性原矛头蝮具有更长的尾巴和更多的尾下鳞;自然选择可能趋使雄蛇具有更大的眼睛和更小的头部尺寸和更少的腹鳞;琼州海峡的隔离效应是海南岛种群与大陆种群产生分化的主要原因。现生原矛头蝮的分布格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原矛头蝮在自然条件下迁移至海南岛的最晚时间大约在全新世中期,迁移到台湾岛的最晚时间大约在晚更新世末期大理冰期时代。人为活动的影响可能促进原矛头蝮大陆种群与海岛种群的基因交流,缅北种群与越北种群的关系尚不明确。